1、水稻控苗的要求
水稻密度过大,就会造成田间过于荫蔽,不利于秧苗个体发育,加重病虫危害;植株抗倒性能差,严重减产;密度过小,就会因有效穗数不足,产量无法提高,甚至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控制适宜的苗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控苗就是要控制无效分蘖,争取有效分蘖,促使有效穗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2、控苗措施
①农业措施:在农业措施中,一是
肥料调控,合理施肥。即控氮增磷钾补锌肥,采用“前促、中控”的施肥控苗。二是水分调控,按照水源条件可以分为晒田和灌深水两种措施。在水源较活的条件下,在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适度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时结束晒田。晒田可以起到提高稻田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分解和根系发育,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等多项作用。晒田要遵循的原则是,肥田重晒,瘦田轻晒;苗旺重晒,苗弱轻晒。在水源不太活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灌深水控苗。即当苗数达到待控指标时,采用灌深水的方法,将水稻田适度深灌,亦能对秧苗分蘖起到一定抑制效果。应当说明的是,灌深水控苗的田间湿度较大,对病虫害发生有利,要注意防治。
对于水源不太活的稻田,其水分控苗要因田制宜,不能一刀切。
②化学措施:当达到有效穗数的90%左右时,喷施2,4-D、
烯效唑或
多效唑控苗亦有一定效果,但要控制用药量,防止因控苗过度引起生育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