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10:19 作者:李先生
一、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苦、酸,性温。
【归经】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主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症。
二、名家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4、《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三、药用价值
1、用于肺气拥滞、胸腹胀满、脾胃气滞:陈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可用于肺气拥滞、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2、用于湿阻中焦、便溏泄泻、痰多咳嗽:陈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可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等症的要药。
3、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陈皮燥湿而能健脾开胃,可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等症,又善于健脾理气,常用作补气药之佐使,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四、禁忌人群
1、阴虚体质:佛手性温,阴虚体质人群服用可能导致阴虚症状加重,引起头晕、头痛、气短等不适症状,还伴有口干、大便干等现象。
2、胃虚有火:佛手味苦、辛,性温,可祛除寒气,但胃虚有火人群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引起眼睛发红、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
3、热咳患者:佛手与干姜、半夏等一起服用可治疗寒痰咳嗽,但热咳患者服用不但没有治疗效果,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咳嗽更剧烈。
五、药用选方
1、治肝胃气痛:鲜佛手12~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
2、治食欲不振:佛手3克,枳壳3克,生姜3克,黄连0.9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治湿痰咳嗽:佛手6克,姜半夏6克,砂糖12克,水煎服。
4、治胸闷气滞:佛手10~15克,上药煎汤去滓,再入粳米50~100克,冰糖少许,同煮为粥。
5、治臌胀发肿: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为末,空腹白汤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