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花生的病害种类繁多,有的病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要经济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必须实施综合防治。花生病害的综合防治要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科学合理地运用物理、生物等各种防治措施,创造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花生播种前准备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整平地面,搞好排、灌水系统,杜绝花生根结线虫病及青枯病等病原借助降水或灌溉水漫流进行传播;深耕深刨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防止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处理剩余花生茎蔓,减少叶斑病等病害的初侵染源。
2、花生播种期防治
(1)药剂盖种或施于播种沟。
(2)药剂拌种、浸种或包衣。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开农53、豫花962、花育16等高抗花生青枯病品种;选用豫花9840、豫花9830、花育30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毒病造成的损失。
(4)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增强花生植株对各种病害的抗性,同时由于覆盖有一定的避蚜效果,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3、花生苗期防治
苗期防治重点是花生播种期未进行种子处理的田块,在花生4片真叶时,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3%
啶虫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间隔7天1次,连喷3次,可有效控制花生蚜和病毒病的发生程度。苗期要注意田间检查,发现病毒的种传病苗要及时拔除。
4、花生结荚期防治
(1)防治叶斑病花生进入结荚期后,全国各花生产区重点注意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当病叶率达到10%~15%,病情指数3~5时即开始喷第一次药,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发病中后期可用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
戊唑醇微乳剂160~200ml/亩;或40%
氟硅唑,每亩5g;或25%
苯醚甲环唑,每亩10g,间隔10~15天用药1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
(2)防治花生锈病南方花生产区重点注意锈病的防治,黄河故道花生产区在高温、湿度大的年份亦应特别注意。当发病率达15%~30%或近地面1~2片叶有2~3个病斑时就要开始喷药,可喷施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也可用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500~1000倍液、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倍液喷雾,喷药时加入0.2%展着剂有增效作用。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兼防叶斑病。
5、花生收获期防治
花生收刨、晒干及贮藏等每个环节都要保持通风、干燥,确保种子及时晒干,不受“霉捂”。“霉捂”的种子是导致花生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块,收获时要深刨病根。花生收获后要进行冬耕,通过干燥杀死病原线虫。要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翌年叶斑病、茎腐病、叶腐病、锈病等多种病害的初侵染源,减轻这些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