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结线虫病症状
花生根结线虫对花生的入土部分(根、荚果、果柄)均能侵入危害。花生播种后,当胚根突破种皮向土壤深处生长时,侵染期幼虫即能从根端侵人,使根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根结(虫瘿),初呈乳白色,后变淡黄至黄色,随后从这些根结上长出许多幼嫩的细毛根。这些根毛以及新长的侧根尖端再次被线虫侵染,又形成新的根结。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侵染,使整个根系形成了乱发似的须根团,根系沾满土粒与点粒,难以抖落。根结线虫主要侵害根系,根的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影响水分与养分的正常吸收运转,因此,植株叶片黄化瘦小,叶缘焦灼,直至盛花期萎黄不长。鉴别这一病害时,要特别注意虫瘿与根瘤的区别。虫瘿长在根端,呈不规则状,表面粗糙,并长有许多小毛根,剖视可见乳白色沙粒状的雌虫;根瘤则长在根的一侧,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不长小毛根,剖视可见肉红色或绿色的根瘤细菌液。
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北方花生产区花生与玉米、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或甘薯实行2~3年轮作,能大大减轻土壤内线虫口密度;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
深翻改土,多施有机肥,创造花生良好的生长条件,增强抗病力,是农业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花生收获时,进行深刨可把根上的线虫带到地表,通过干燥消灭一部分线虫。修建排水系统,不用有线虫的土垫栏,彻底清除田内外的寄主杂草,均可减轻线虫危害。
2、抗病品种选和应用抗性品种是根结线虫病防治的重要途径。国内经多年在自然病圃对花生种质资源筛选鉴定发现,不同花生类型、品种对北方根结线虫有明显的抗性差异;并已选出2份高抗、3份中抗资源,作为亲本已用于抗病育种。
3、生物防治国外应用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孢菌能明显降低花生根结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国内调查卵寄生真菌对花生根结线虫自然寄生率,一般为5%左右,有的高达1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1989年用国外淡紫拟青霉对北方根结线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前期卵寄生率达18.7%~63%,后期为19.4%~21.1%。
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根际细菌能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化和二龄幼虫的生长,为通过生物防治控制根结线虫病提供了更多的生物资源。
4、播种期种子包衣或拌种,主要药剂为高巧(60%
吡虫啉专用种子处理可分散剂);土壤处理:经常发生花生根结线虫的田块,播种时可用40%
毒死蜱、52.25%氯氰·
毒死蜱等随种子同时播人播种沟内进行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