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症状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达到发病高峰。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梢第一、第二片叶首先表现症状,1~2天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故称“青枯”。病株主根尖端呈褐色湿腐状,根瘤墨绿色。纵切根茎部,初期导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横切病部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深褐色,在湿润条件下,常见混浊白色的细菌黏液渗出。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
花生青枯病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以甘薯、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较好。
2、加强栽培管理旱坡病地通过深耕、深翻、平整土地,开沟做畦,排除积水,增施
尿素、石灰和有机
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力等措施,可以造成不利于病菌生存的生态环境,且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
3、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培育出新的抗病优良花生品种,如豫花9840、开农53等。
4、药剂防治由于此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发病后进行药剂防治,通常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应该在病害发生前和发病初期喷药预防。可用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液剂40g/亩兑水40~50kg、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根部,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