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但高粱扎根深,扩展范围广,吸收水分多,施肥不合理会导致地块土壤肥力下降。整地时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情况,亩施
农家肥1500——3000千克或亩施
复合肥30——50千克作底肥。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亩施
尿素10——15千克,拔节孕穗初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
硫酸钾型
复合肥15——20千克,有条件的田块,拔节孕穗期干旱时要及时灌水2——3次。
病虫害防治
高粱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粘虫、螟虫、蝗虫及地下害虫等。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炭疽病、黑穗病等。病虫害防治时采取农业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 农业措施。
播种过迟,大小斑病发生严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培育壮苗,增加植株的抗逆性,合理轮作,实施与其它作物间套作,及时除草,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收获后烧毁或深埋植株残体。
2. 物理及生物防治。
根据蚜虫的趋黄性,可采用黄板诱杀蚜虫,还可用糖醋液加柳枝诱杀粘虫成虫,安装杀虫灯,诱杀夜蛾科及螟蛾科成虫。保护和利用蝗虫的天敌青蛙、鸟类及寄生性蜂类等,保护和利用蚜虫的天敌草蛉、瓢虫等,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利用生物
农药进行及时防控病虫害:高粱炭疽病及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可用地衣芽孢杆菌、农抗120等喷雾防控;发现有少数蚜虫可用绿僵菌、阿维菌素等防控;,幼龄期粘虫、蝗虫、螟虫可用白僵菌、苏云杆菌等防控:乳状芽孢杆菌可防控地下害虫,并且防效期较长。
3. 化学防治。
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高粱在拔节孕穗期可用
甲基托布津、井冈霉素等喷雾;粘虫、螟虫、蝗虫可用锐劲特等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可在傍晚喷
毒死蜱等防治。药剂防治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
农药,要交替使用低毒高效的
农药。
敌敌畏、
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及其制剂是高粱的敏感
农药,易产生药害,在高粱上要忌用。
适时收获
高粱成熟时中下部籽粒变硬,没有浆汁。高粱一般具有成熟不一致的特性,当成熟穗达到80%左右时开始收割,不成熟的再分批采收。若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影响品质。采收后及时脱粒,晾干装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