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膜法是通过试虫在药膜上爬行接触而中毒致死来测定触杀毒力的
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采用浸蘸、滴加、涂抹、喷撒等方法将
杀虫剂按一定的用量施于物体表面形成均匀药膜,然后再使昆虫同药膜接触产生毒效作用。此法还可用于测定药剂残留药效。
药膜法施药方法
先制成药膜,让试虫接触爬行一定时间后取出,置于正常环境条件下,定期观察效果。根据被处理的物体表面的不同有三种制膜方法:①滤纸药膜法。将
杀虫剂溶解于一种挥发性溶剂中(如丙酮),将药液定量滴加于滤纸上,或将滤纸浸于药液中在滤纸上形成均匀药膜的方法。②玻璃药膜法。也称容器药膜法。于洁净的三角瓶、广口瓶、烧杯等玻璃器皿中,放入定量药剂丙酮溶液,然后均匀地转动容器,使其在容器中形成均匀药膜的方法。③蜡纸药膜法。也称蜡纸粉膜法。是将定量药粉倒在蜡纸中央,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均匀药粉膜的方法。适用于
农药粉剂的制膜。此外,对于一些向光性的飞翔昆虫,还可把玻璃或铁纱笼用药处理后,使其一端向光,让试虫飞集其上。
药膜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①比较接近实际防治情况;②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特殊设备;③应用范围广,适用于一切爬行昆虫,飞行昆虫也可采用。
缺点:①试验结果受昆虫的活动习性的影响,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如昆虫足部表皮是
杀虫剂穿透的主要部位时,用药膜法测得的毒效偏高,如家蝇;②不能表示准确药量,只能用单位面积的药量来表示,而单位面积的药量并不等于药剂进入虫体的剂量;③不同物体表面接触毒性及残留药效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应尽量控制条件一致。
影响药膜法药效因素
①杀虫药剂的性质、剂型与接触毒性有密切关系。一般以油溶剂和乳剂的接触毒性最高,因为制剂中的溶剂可以增加药剂的脂溶性和穿透性、降低表面张力增加表面活动性、溶解和破坏上表皮,致使非脂溶性物质易于透入。水悬剂次之,因湿润剂能使药剂粘着在昆虫表皮上,使药剂有更多机会穿透。粉剂的接触毒性最低。
②受药表面的吸收能力对毒效也有很大影响。玻璃表面没有吸收力,毒效最大,滤纸、木板、植物表面可吸收一部分药剂,毒效往往不高,因此应使喷洒表面规格一致。
③不同试虫的活动状况不同,对药效的影响也不同。如蚊蝇接触滴滴涕只需几分钟就会中毒,而仓库害虫则需7天之久;又如试虫在药膜上爬动越活跃,接触机会就越多,获得的药量越大,毒效就越高,相反,活动性差或不活动的试虫,放在药膜上就不起作用,所以用蚊子、家蝇等试虫较合适;
④环境条件和昆虫的生理条件等应控制尽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