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胺硫磷是1967年联邦德国拜耳公司(Bayer AG)首先开发。为速效广谱硫逐式一硫代磷酰胺类杀虫
杀螨剂,又称作羧胺磷。
水胺硫磷理化性质
水胺硫磷纯品为无色片状结晶,熔点45~46℃,在中性及微酸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常温下贮存较稳定。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难溶于石油醚。对高等动物急性口服毒性较高,经皮毒性中等。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36毫克/千克(雌),25毫克/千克(雄);急性经皮LD50218毫克/千克(雌),197毫克/千克(雄)。对蜜蜂毒性高。对害虫、害螨具有触杀、胃毒及内渗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杀卵作用。在昆虫体内能被氧化为毒力更强的非硫代的水胺氧磷。速效性好,也有相当持效。叶面喷雾持效可达7~14天。但在土壤中持效性差,易于分解。
水胺硫磷防治对象和使用要点
水胺硫磷主要以乳油对水叶面喷雾,用于粮食作物、棉花、果树、林木、牧草等作物,防治叶螨,鳞翅目、同翅目害虫,以及稻瘿蚊、稻象甲、牧草蝗虫等。药液拌种,可防治蛴螬。收获前禁用期一般为1个月。水胺硫磷不可用于蔬菜、已结果实的果树、近期将采收的茶树、烟草、中草药等作物。叶面喷雾对一般作物安全,但高粱、玉米、豆类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