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又称赤霉病、果穗干腐病,是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所引起的
玉米穗腐病又称赤霉病、果穗干腐病,是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种植中的病害,玉米果穗及子粒均可受此病危害;在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蔓延快,危害严重,造成玉米减产降质。
玉米穗腐病原因:
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串珠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等多种霉菌侵染所致,危害玉米、小麦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引起苗枯、茎腐、基腐、穗腐;该病的发生主要受品种、气候、穗部害虫、农艺活动、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玉米穗腐病症状: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因病原菌的不同而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整个或部分果穗或个别籽粒腐烂,其上可见各色霉层,严重时穗轴或整穗腐烂;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的可达50%。发病以后不仅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病菌还会产生毒素,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给农牧业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