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病原及危害症状
发生粗皮病的苹果树,8月中、下旬,新梢上开始出现小的突起,逐渐膨胀后变为疹子状。随枝龄的增长,疹状突起扩大龟裂、凹陷,表现出粗皮症状。削开病皮,可见到粒状黑点和线状坏死。
发病规律和特点
粗皮病是由锰过剩引起的一种生理性“多素症”。与土壤中锰过多,硼钙较低有关。与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密切关系,品种、砧木和栽培技术也有重要影响。土壤pH值低于5时粗皮病重。元帅、富士、国光发病重。三叶海棠作砧木发病重。
防治技术
1.选择适宜的栽培土壤,土层要疏松,通气性要好,还原性锰不超过100PPm。
2.改良酸性土壤。pH值低的酸性土壤,每年结合施基肥,株施40~60克硫酸钙。
3.加强果园排水,降低土壤中有效锰的积累量。
4.增施有机物有机肥,控制施用生理酸性肥和氮、磷肥用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