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昆虫虫体浸蘸药液经体壁接触药剂中毒,以测定触杀毒力的
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此法常用于有效化合物的筛选试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80年推荐它为蚜虫和螨类抗药性的标准测定方法。
浸渍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
①快,浸渍时间短。可同时对大批试虫做不同浓度的处理;
②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
③适用性广。可适用于水生昆虫、粘虫、拟谷甲、家蝇、蚜虫、介壳虫等多种昆虫和螨类。还可用于不育作用和拒食作用测定。
缺点是不够精确:
①不能精确求得每个昆虫或每克虫体重所获药量;
②浸渍时,少量药液可能从供试昆虫的消化道和气管进入虫体,不能确定为单纯的触杀毒力作用。
一般步骤为:
①将试虫直接浸入药液一定时间;
②移入干净器血中(大型昆虫,如粘虫需放入新鲜饲料);
③置于一定温湿度条件下;
④隔一定时间(24小时或48小时)观察死亡情况;
⑤计算死亡率或校正死亡率,求得致死中浓度,单位是毫克/升等。
具体测试方法因试虫种类而异,主要有:
①将试虫(如粘虫、家蚕)直接浸入药液中,或将试虫放在铜纱笼中,再浸液。
②将试虫(如蚜虫)放入附有铜网底的指形管中,再浸入药液中。
③蚜虫、叶螨以及介壳虫等,还可连同植物寄主一起浸入药液。叶螨有吐丝成球现象,药液不易均匀沾湿体表,影响结果。可先将带有叶螨的叶片置于豆苗(3~5厘米高)上,待叶片枯萎时,叶螨自行迁移至豆叶上,然后进行浸液。
④玻片浸液法(slide-dip method)又叫粘胶法。将双面胶纸贴在载玻片上,选3~5日龄健康雌成螨,将其背部粘在胶纸上(注意不要粘着螨足、触须及口器),每片粘20~30头,放入干净塑料盒(或大培养皿)中,内放一湿棉球,盖上盖,置于室温下,经一小时后,镜检剔除死亡及不健康的个体,补足健康螨。然后将带螨玻片进行浸液处理。
浸渍法注意事项
浸渍时需注意:①配制药液的溶剂,方法和所用剂型要一致,否则会影响虫体表面粘着的药量及其穿透能力,从而影响触杀毒力;
②浸液时间长短因虫而异。浸渍时间长,会增加死亡率,时间过短,又可能使药液在昆虫体表上湿润粘着不充分。粘虫、棉铃虫、蚜虫、叶螨等供试虫(螨)浸入药液时间2~5秒钟为宜;
③待虫体上多余药液自然流干(或被吸水纸吸干)后,再移入器皿中。除较大试虫用镊子移取外,一般试虫宜用毛笔轻轻移入干净器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