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防治技术

2023-06-27 23:56 作者:李先生  

水稻生长过程易发生各种病害,生理性缺锌赤枯病是其中之一。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害是由于土壤缺乏微量元素锌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缺素病害,在水稻移栽大田后15天左右就开始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生长弱,分蘖少或不分蘖,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因此耕种帮建议适时防治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症状病害属生理性病害,初发病叶片发红,又称“发红田”,逐步加重,发病重时出现老叶发红带有褐色斑点、心叶发白、植株矮小、不长、分蘖少或无分蘖表现;水稻生长过程缓慢、瘦弱、导致产量下降。

二、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防治技术

1、病害在冷浸田和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发生危害,由于土温低,土壤中有效锌难以释放,导致缺锌,这类田主要进行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温和水温,促进土壤中有效锌释放,减轻病害发生。

2、土壤缺锌喷施硫酸锌是防治水稻生理性缺锌赤枯病的一种主要技术措施。在水稻移栽大田后15天左右,对初发病田用0.1%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喷施防治,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就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特点 下一篇: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要注意的问题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