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18:07 作者:李先生
在我们永胜县的部分高海拔稻区,造遇冷害的年份较多,现就水稻冷害的发生症状、原因、及防御措施作如下交流:
一、症状
l、苗期冷害:秧苗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0~12℃,最低气温低于3℃,空气湿度在70%左右连续3天以上。日照良好时出现青枯冷害,连续阴天会出现黄枯冷害。受害特征大多反映在叶片上,轻者生长停滞,稍重者叶片发白,再重者心叶和嫩叶出现失水萎蔫,并逐渐向老叶发展,最后整株干枯,秧苗死亡。根的受害比地上部分晚,经常出现先死叶后死根的现象。
2、孕穗期冷害:水稻在孕穗期对低温最敏感,如日平均气温低于19-23℃持续3天以上,可使空瘪粒大大增加。
3、开花期冷害:水稻在开花期,如果遇到日平均气温低于20℃,最低温度低于16℃,持续3天以上,就会造成冷害减产。
二、冷害发生的原因苗期受害程度与温度高低及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重。秧苗受害后水份平衡被破坏,即使气温恢复正常,根系的吸水力和地上部分的蒸腾力仍低于未受害苗,伤流量小,因而出现蒸腾现象大于根吸水现象,导致秧苗因失水过多而干枯死亡。孕穗期遇冷害主要是花粉发育受阻,不能形成饱满的和有萌发能力的花粉。开花期低温,主要是伤害花粉粒的生理活性并与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受阻有关。温度越低花粉萌发越低,不孕颖花粒越高。
三、防御冷害的技术措施选用抗冷害品种,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期早插;调整前、中、后期施肥比例,防止中期生长过旺和叶片数增加;合理施用穗肥,防止贪青晚熟;增施磷肥或有机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苗期遇低温灌水护苗,后期湿润管理,促进成熟。
水稻开花期遇冷害时,可喷施赤霉酸,硼砂,萘乙酸,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有一定防治效果。喷施叶面防护剂可增温1—3℃,有效期3—5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