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06-26 11:58 作者:李先生
症状:主要发生在根茎部。成株期染病,初在近地面的根颈部呈水浸状,后皮层易开裂或剥离,渗出褐色或咖啡色汁液,造成植株萎蔫。病部干燥时可见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微菌核。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在田间不断地进行再侵染。遇有高温、高湿的条件或植株上有伤口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与非瓜类、豆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适当密植,合理施肥、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