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06-24 21:05 作者:李先生  

在大豆开花结荚时期,经常出现花荚脱落现象,一般情况下,大豆花荚脱落率达到50-60%,高的达70-80%。花荚脱落成为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预防大豆花荚脱落,保证大豆稳产增产。

一、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

1.密度过大,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大豆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不良,植株间光照不足,捂花捂荚,造成严重的花荚脱落现象。在大豆大田生长条件下,叶片互相遮荫,造成下部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形成光合产物减少,不能满足花荚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落花落荚。

2.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适宜,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有利于大豆产量提高。如果氮肥施用过量,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受到抑制,而且施氮过多还会促使大豆植株徒长,造成田间郁闭和倒伏,导致花荚脱落。

3.土壤湿度不适当:田间湿度过大,土壤透气性变差,导致大豆叶片卷曲发黄、根系霉烂,引起花荚大量脱落;土壤水分不足,会阻碍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植株萎蔫而停止生长,花荚也随之脱落。

4.病虫危害:大豆遭受蚜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灰斑病等病虫危害时,有的直接危害花荚器官,造成脱落;有的破坏整个植株,影响叶片功能,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减少养分制造和分配,造成花荚脱落。

二、大豆花荚脱落的预防措施

1.保持合理的留苗密度:合理的密度是保证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之间通风透光、减少花荚脱落的有效途径。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高低、播种时间早晚以及种植方式等情况来确定适宜的密度。在肥力水平高的地块,每亩留苗1.2-1.8万株;肥力中等的亩留苗1.5-2.5万株,肥力水平低的亩留苗2.2-3万株。

2.科学追肥:在大豆初花期,对土壤瘠薄、大豆生长瘦弱的地块,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可起到增花保荚作用。在大豆花荚期,进行叶面喷肥,有利于保花、增荚、增粒重和产量提高。一般亩用尿素8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硼酸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在无雨天的下午进行喷洒,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

3.抗旱排涝:花荚期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和需水最多的时期,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并采取勤浇细浇的办法,一般要浇水2-3次。大豆耐涝性差,被水淹没过顶,即死亡,水淹到植株的某一部位,这一部位的腋芽就不能分枝和结荚,即使已开的花荚,也容易脱落。因此耕种帮建议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4.化学调控:大豆分枝到初花期喷施多效唑溶液,可使植株矮化,延长叶片功能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优化大豆生长环境,促进大豆生长,减少花荚脱落。

5.防治病虫害:大豆花荚期主要病虫害有灰斑病,蚜虫,豆荚螟等,必须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喷药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注意查治棉铃病害、棉花红叶枯病 下一篇:及时除治大豆食心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