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21:37 作者:李先生
一、播种前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做好品种布局和合理轮作换茬、间作套种规划。
选用抗病虫品种。对当地常年发生的主要病虫害要有针对性,如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区,要选用分蘖力强的品种,以增强补偿能力,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应选用护颖坚硬有刺、内外颖扣合紧密的品种,抗麦秆蝇的品种可选用茎细坚韧,叶窄毛多的品种,鲁麦系列的品种一般较抗叶锈病等。
合理轮作换茬和间作套种。小麦许多根病如全蚀病、根腐病等,对寄主植物依赖性强,在多年发生的地块,菌源量大,可坚持1—2年换种大豆、花生、地瓜等非寄主植物或实行两年三作,即可控制为害。在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小麦红蜘蛛、麦根蝽为害严重的地方,实行小麦与棉花、油菜等轮作,可以抑制其为害。另外,因地制宜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实行小麦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可促进麦田生态平衡。
二、播种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贯彻农业防治措施和做好种子处理,为小麦中、后期控制病虫草害奠定基础。
加大小麦健身栽培措施。深耕细耙,整平地面,搞好排灌系统,以利在多雨年份及时排,减轻喜湿性病虫的发生;在干旱年份及时浇水,减轻小麦红蜘蛛、金针虫、麦蚜及病毒病的发生。适时深翻土壤,可减轻杂草的发生与为害。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方施肥,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虫能力。
因地、因病虫制宜,做好种子处理。可选用种子包衣的小麦种,也可选用种衣剂拌种,既防病治虫,又可以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也可针对单项病虫进行拌种,如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2%—3%拌种,既可防治地下害虫,也可兼治田鼠;选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3%拌种,可减轻小麦幼苗期病害的侵染和为害。拌种时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发生药害。
适期精播,合理密植。
播种过早会加重全蚀病、纹枯病、麦秆蝇、麦蚜和病毒病的发生为害;播量过大,植株过密,会加重白粉病、纹枯病、粘虫等喜湿性病虫的发生为害。因此耕种帮建议因地制宜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合理密植,适期晚播,可减轻多种病虫的发生为害。
3、秋苗阶段。在小麦与棉花、玉米等大秋作物间作套种的地方,或早播麦田,应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以减少传毒昆虫灰发虱、蚜虫虫源;对黄、丛矮病重的地块,在传毒昆虫初发期,可采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喷药防治。对于地下害虫为害早的地块,可采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顺根喷雾防治。对于纹枯病发生早的地块,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20毫升/亩顺根喷施。对于秋季麦田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在11月中上旬选项用10%银麦可湿性粉剂10—12克/亩兑水喷雾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