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09:17 作者:李先生
眼下,冬小麦区已进入拔节期,从现在起到成熟只有70天左右时间。但这70天也是决定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关键时期。
适时抓好拔节期肥水管理。春季墒好苗壮,尚未追肥浇水的麦田,应在拔节期前后浇第一水,并随浇水追施氮肥。拔节期肥水的时间,应掌握瘦地、弱苗宜早,肥地、壮苗宜晚的原则。追氮肥量要与底氮肥统筹考虑,亩产500公斤左右的麦田,施用纯氮总量不宜超过15公斤。早春因抗旱保苗需要已经浇过返青水的,如墒情不足,也应在拔节期浇水。早春浇水未追氮肥或追氮肥不足的,应随拔节水补足氮肥量。起身期才浇水追肥的,如追肥量充足且目前墒情较好,拔节期可以不施肥浇水。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拔节期肥水可以推迟到旗叶露尖,甚至推迟到孕穗期,追氮量也要相应减少。
适时适量抓好后期灌水和防倒伏。抽穗开花后是籽粒形成阶段,如水分不足,会造成籽粒退化或胚乳细胞数目减少,降低粒数和粒重。除拔节期浇水晚或有较大降雨墒情较好的麦田以外,一般麦田要保证浇好抽穗扬花水。保墒能力差的沙土地,必要时还要浇一次灌浆水。生育后期小麦植株重心上移,容易发生倒伏。浇抽穗扬花水和灌浆水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避免浇水后遇大风大雨,避免三级风以上的天气浇水。
此外,还要预防晚霜冻害,并加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为了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用药次数,要注意选用防病、杀虫、防倒伏、增粒重等多功能复配药剂进行防治,做到一喷多效,一喷综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