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06-17 13:25 作者:李先生
有效地控制香蕉群体密度的方法,一是种植方式和密度,二是留芽手段调控。
种植方式和密度。
要因地制宜制定种植规格。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蕉园,植株速生快长,干粗叶大,容易封行,行株距不宜过密,宜采用双株丛植或多造蕉留芽法调控每年收获150蕾果实;对于土质瘦瘠的蕉园,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瘦弱,结果期迟,提高单株产的潜力有限,主要从增加株数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宜采取丛植的形式栽种。在阳光充足的山地或一般土质的蕉园,由于地面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形成局部气候的剧烈变化,对香蕉的生长不利,也应采取丛植形式栽种,增产才有把握。
丛植形式一般是每丛种植2~3株,丛内株距0.6米,丛间距离2.3~2.8米。单株植的行株距,矮把蕉可采用2.8米×2米或2.3米×2米的规格;高把蕉可采用3米×2.5米的规格。
留芽手段调控。
在土、肥、水条件好和管理水平高的蕉园,采取多造蕉的留芽措施,既缓和营养生长盛期群体生长过于旺盛的矛盾,又能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和保证产品的规格品质,这是我国蕉农创造的极为成功的增产经验。密度较大的蕉园只能采取单造留芽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