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化肥供不应求的根本原因何在?

2023-06-15 01:23 作者:李先生  

1955年以前,我国的化肥使用处于试验推广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集体经济的不断扩大,到1956年化肥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开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1982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化肥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国家开始计划外进口部分化肥以满足生产需要,目前化肥的使用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化肥的使用,使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大量试验结果,施用化肥可提高水稻、玉米、棉花单产40%~50%,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单产提高50%~60%,大豆单产提高近20%。由此推算,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全国粮食总产中约有30%~35%,来自于使用化肥的贡献。化肥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是由于化肥使用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所决定的(这并不排除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能是其它条件下的决定因素)。这意味着现在和未来化肥使用仍将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化肥本身的性质分不开。因大部分化肥是水溶性的和弱酸溶性的,与有机肥相比,肥效快、浓度高,能及时供应和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增产效果明显;为了保证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增施化肥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鉴别硝酸铵? 下一篇:磷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磷时作物有哪些症状?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