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杨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8-01-11 02:04 作者:李先生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鉴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损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邻近涌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糜烂,当病斑横向扩展萦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发病规律:4月开端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顶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涌现第二个发病顶峰,10月以后停滞。树势瘦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栽培管理,秋季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顶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2。杨树黑斑病。叶部病害。易引起早期落叶,瘦弱树势。

鉴别要点:通常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叶正面涌现褐色雀斑,以后病斑扩展连成大斑,多圆形,发病严重时,全部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

发病规律:通常毛白杨于5月初开端发病;加杨于6月初开端发病。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反之则轻。树木密度大时发病重。

防治要点:冬季消除枯枝落叶;育苗密度不可过大。发病初期每15—20天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

3。桑天牛。蛀干害虫。

鉴别要点: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批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

防治要点: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于幼虫活动期,寻觅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保护和利用招引啄木鸟。

4。杨尺蠖。食叶害虫,群居损害,易爆发成灾。

鉴别要点:幼虫损害可吐丝下垂迁移,俗称吊死鬼,爬行时脊背拱起又称造桥虫。

生物学特点: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次年春,当地表解冻时,成虫开端羽化出土。雄蛾具备趋旋旋光性。4月初涌现幼虫,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损害的习惯。4月中旬至5月初为食叶盛期,5月初老熟幼虫延续入土化蛹。

防治要点: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基部涂阿维菌素加废机油药环,可有效阻杀上树雌成虫,且对路过的小幼虫及老熟幼虫均有良效。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于晴天上午,距树干1米处挖宽、深各20厘米沟,用300—500倍有机磷杀虫剂浇沟。

5。杨白潜蛾。叶部害虫。

鉴别要点:幼虫孵化后蛀入叶肉损害,虫斑内充斥粪便,因此呈黑色,几个虫斑相连形成一个棕黑色坏死大斑,致使全部叶片焦枯脱落。

生物学特点:1年3代,以蛹在被害叶片的茧中或皮缝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成虫羽化后喜停留在杨树叶片基部的腺点上,有趋旋旋光性虫斑内充斥黑色粪便,因此呈黑褐色。常2—3个虫斑相连而成大斑,严重时造成大批落叶。幼虫老熟后从叶片正面咬孔而出。

防治要点:虫斑发生初期,氧化乐果2000倍液。

6。杨黄卷叶螟。叶部害虫。

鉴别要点:幼虫损害,尤喜损害嫩叶,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

生物学特点:1年4代,以幼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裂痕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杨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开端出蛰损害。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隐藏其中损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在卷叶中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开端羽化,之后世代堆叠。10月中下旬幼龄幼虫越冬。

防治要点:在苗木和幼树上,于幼虫发生期喷布1%阿维菌素3000倍液。

7。杨扇舟蛾。叶部虫害。

鉴别要点:幼虫损害全身密披灰黄色长毛,身体灰赭褐色,背面带淡黄绿色,每节两侧各有4个赭色小毛瘤,第1、8腹节背中央有一大枣红色瘤,

生物学特点:该虫在我市1年4代,以茧蛹在落叶、墙缝、树洞或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端羽化,交配产卵;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世代堆叠。最后1代幼虫损害至9月底延续下树,寻觅适宜场合结茧化蛹越冬,个别幼虫至10月上旬化蛹。

防治要点:早春第1代卵发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块或摘下有卵叶片。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

8。杨小舟蛾。叶部虫害。

鉴别要点: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

生物学特点:该虫在我市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端孵化;第2代幼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3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幼虫发生于9月上中旬。3代者幼虫损害至9月,4代者损害至10月底,第2代幼虫以后世代堆叠,经常大发生,大面积吃光树叶,损害较大。10月中下旬最后1代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痕、墙缝或表土下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杨树虫害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