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7 21:38 作者:李先生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别号: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芬芳,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概况有大都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喷鼻,味微辛。
紫苏的植物学史
紫苏在中国莳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汗青,首要用于药用、油用、喷鼻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存眷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年夜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年夜量的贸易性栽种,开辟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物。
紫苏田间栽培治理手艺
1、选地、整地:选阳光足够、排灌便利、松散肥饶的壤土莳植为好。每667平方米需2000至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翻耕、耙细整平,做成80至100厘米宽的畦。
2、滋生方式:用种子滋生、直播或育苗移栽。①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至60厘米开0.5至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平均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667平方米用种子1000克,播后5至7天即可出苗。②育苗移植:方式同上。在幼苗出土后,苗高5至6厘米间苗,苗高15至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栽于年夜田,栽后实时浇水1至2次,即可成活。
3、田间治理
①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摆布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至2株。若有缺苗应予补苗。
②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需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泥土板结,也应实时松土。
③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④排灌:幼苗和花期需要水较多,干旱时应实时浇水。雨季应留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斑枯病
6月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式:发病初期用百分之70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或用1比1比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5、采收与操纵
紫苏的幼苗和嫩茎叶可供食用。在春季采收幼苗,开花成果前采收嫩茎叶和嫩芽。采收的紫苏用清水洗净,可做烹饪食用,可凉拌、做汤;紫苏还可以提取喷鼻精油,做食物加工的佐料;紫苏的果实、叶子、宿萼、茎均可入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