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蟋蟀在花生上发生危害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2018-01-07 01:40 作者:李先生  

1、形态特征:大蟋蟀俗称大土狗、大头蟋蟀等。

①成虫,体长41毫米左右,宽13毫米,体黄、棕、黑褐色。复眼之间具Y形浅沟。前胸发达,有明显纵沟,两侧具桃色块斑,色较浅。雌虫前翅翅脉多纵行呈网状交叉,无横脉,不发声,腹部末端有产卵管。雄虫前翅肘脉形成粗糙挫状,两翅摩擦振动时能发声。

②卵,两端钝圆,长肾形,长约4毫米,宽约1.4毫米。卵壳光滑,微透明,初产青灰色,后变土黄色,孵化前变淡黄色。

③若虫,蜕10次皮,共11龄。7龄前若虫无翅芽。末龄幼虫黑褐色,腹面蜡黄色,体长35毫米左右。

2、发生规律:大蟋蟀一般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洞中越冬。第M年3~5月间出土活动,危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7~8月间成虫白天交尾,9月中旬为产卵盛期,9月后成虫陆续死去。11月中、下旬若虫开始越冬。

3、防治措施:

①毒饵诱杀。用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1份,与炒香的米糠5份,拌匀后,再加适量的水调成毒饵,制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傍晚时撒入穴洞的附近,虫夜间出洞,取食后中毒。

②冬耕除虫。秋季花生收后,进行1~2次犁地、耙地,把越冬幼虫翻于地上冻死或被乌吃掉。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缺素症如何防治? 下一篇:夏花生追肥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