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在施肥中,应根据土壤的不同类型和物理特性合理施肥,并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盐碱土的施肥。由于盐碱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现状差,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土壤肥力低,故盐碱土施肥原则上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因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对有害的阴、阳离子的缓冲能力,有利于发根保苗。也可以大量采用秸秆还田,种植耐盐碱的绿肥植物等办法,减少盐碱对作物的危害。
化肥施用量不宜过多,避免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应分次少量施用。施用
化肥时应注意灌溉,这样可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应增施
磷肥,适量施氨肥,少施或不施
钾肥,因盐碱土通常钾素不缺乏。应多施用生理酸性
肥料,特别是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硫酸根的
肥料,对改良碱土十分有利。
(2)砂性土壤的施肥。砂性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少,肥力较差,阳离子代换量小,保肥能力差。砂土供肥好,施肥后见效快,有“发小苗不发老苗”,肥劲猛、短的特性。砂土应大量增施有机
肥料,以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保肥能力。可种植耐瘠薄的绿肥,以改良土壤理化现状。施用
化肥时应注意,一次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烧苗”或造成养分大量流失,应采用多次少量的施肥原则。
(3)粘性土壤的施肥。粘土含有机质、无机胶体多,阳离子交换量大,土壤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粘土施肥后见效慢,土性“发老苗不发小苗”,肥效缓而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发根困难。粘性土壤宜增施腐熟较好的有机质
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由于粘性土壤保肥能力强,施用
化肥时,如一次用量大,也不会因浓度高而出现烧苗或养分流失现象。粘性土壤土质粘,养分扩散慢,特别是
磷肥,不易到达根部吸收区,施肥时要注意深度,尽量靠近根系,以提高
肥料利用率。在耕层里,应适当掺和砂土,以改善供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