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 00:22 作者:李先生
噻虫嗪有很强的内吸性,在滴灌使用,农田或果园必须有滴灌设施。可在绿盲蝽发生初期,每亩用21%噻虫嗪悬浮剂350~500毫升,加入滴灌液中,通过滴灌液一起施入土壤中,药剂均匀分布在果树根系周围,通过内吸传导作用,将药剂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将害虫杀灭。持效期也可达60天左右。
噻虫嗪的ph值是5.7。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一般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1.商品名 阿克泰、锐胜、快胜。2.主要剂型 21%、25%水分散粒剂,21%悬浮剂,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毒性 低毒(对蜜蜂有毒)。 4.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有效成分干扰昆虫体内神经的传导作用,其作用方式是模仿乙酰胆碱,**受体蛋白,而这种模仿的乙酰胆碱又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所降解,使昆虫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直到死亡。5.产品特点①噻虫嗪是新一代烟碱类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其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杀虫剂,也没有交互抗性问题,因此对各种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多种咀嚼式口器害虫特效,对马铃薯甲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②作用途径多样,具有良好的胃毒、触杀活性、强内吸传导性和渗透性,叶片吸收后迅速传导到各部位,害虫吸食药剂,迅速抑制活动停止取食,并逐渐死亡,药后2~3天出现死虫高峰。③高效低毒,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4克,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效,属低毒产品。④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一般药效可达14~35天,而耐雨水性好。⑤与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等无交互抗性,是取代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残留时间长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⑥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⑦噻虫嗪常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制成复配杀虫剂。6.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噻虫嗪主要用于喷雾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也可用于种子处理或灌根。①喷雾 防治番茄、辣椒、茄子、十字花科蔬菜蔬菜等的白粉虱,于苗期(定植前3~5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对水喷雾,每季作物最多施用2次,安全间隔期3天。防治黄瓜等瓜类蔬菜上的白粉虱、烟粉虱,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50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20克喷雾。防治白菜、甘蓝、芥菜、萝卜、油菜、黄瓜和番茄等的蚜虫、蓟马,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节瓜蓟马,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5克∕亩对水喷雾,每季最多施用2次,安全间隔期7天。防治西瓜蚜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亩对水喷雾,每季最多施用2次,安全间隔期7天。防治马铃薯叶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喷雾。防治马铃薯白粉虱,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5克∕亩对水喷雾。每季最多施用2次,安全间隔期7天。防治油菜黄曲条跳甲,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5克∕亩对水喷雾。②拌种 防治线虫、蚜虫等,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0~200克,处理100千克玉米种子。防治玉米、甜菜、油菜、马铃薯、豌豆、豆类等的蚜虫、蓟马、金针虫、潜叶蛾、跳甲、白粉虱等,用70%噻虫嗪干种衣剂拌种,每100千克玉米种子用70%噻虫嗪干种衣剂200~450克,甜菜用药43~86克,油菜用药300~600克,马铃薯用药7~10克,豌豆、豆类用药50~74.3克,拌种方法分手工拌种和机械化拌种,手工拌种的方法是准备好容器,先倒入一定量的水,一般每100千克种子加水1~1.5升,将噻虫嗪干粉慢慢倒入水中,待其溶解后,搅拌至均匀即可,倒入种子上拌种,也可不加水溶解直接与种子一起搅拌。机械化拌种的方法是首先加水溶解稀释(方法同上),然后按不同拌种比,补水至所需量即可上机拌种。③灌根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作物苗期灌根比栽后喷雾防治烟粉虱、瓜蓟马防效明显,而且有促进作物生长作用,移栽前3天苗期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灌根,或移栽后4~5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灌根。防治番茄、辣椒、茄子、十字花科蔬菜蔬菜等的白粉虱,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4000倍液进行灌根,每季最多施用1次,安全间隔期番茄、辣椒、茄子7天、十字花科蔬菜14天。7.注意事项①在施药以后,害虫接触药剂后立即停止取食等活动,但死亡速度较慢,死虫的高峰通常在药后2~3天出现。②使用剂量较低,应用过程中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③避免在低于-10℃和高于35℃处储存。④本剂对蜜蜂有毒,不要在蜜蜂采蜜的场所使用。如误食引起不适等中毒症状,没有专门解毒药剂,可请医生对症治疗。(王迪轩,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以马铃薯为例:马铃薯晚疫病可轮换使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恶霜灵(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复配剂如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安克·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氟吗·锰锌(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2~3次。再给你点农药配方:1、克菌丹与枯草芽孢杆菌混配,能够显著防治作物重茬连作病害。2、申嗪霉素与井蜡芽混配,可防治瓜类作物的蔓枯病、枯萎病。3、氟硅唑与有机铜混配涂抹,能加快瓜类蔓枯病愈合速度。4、吡唑醚菌酯与噻呋酰胺混配,延长柑橘沙皮病药效期。5、水合霉素与恶霉灵或甲硫或恶霉灵混配,能防治多种作物根部病害。6、防治霜霉、疫病的常规药剂与有机铜制剂混配,可以提高药效50%以上。7、有机铜制剂与苯甲咪鲜胺、碘液混配,能够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8、咪鲜胺与异菌脲混配,防治叶类菜的叶斑病、炭疽病有显著效果。9、阿维菌素与44%丙氯混配,可以有效防治水稻螟虫。10、甲维盐和虫酰肼混配,能够延长夜蛾类害虫的防治药效期。11、甲维盐与杀铃脲混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卷叶螟和果树食心虫。12、螺虫乙酯与阿维菌素混配,在防治梨木虱有很好的效果。13、阿维菌素与螺虫乙酯混配,对于防治白粉虱、蚜虫、蓟马效果显著。14、甲维盐与虫螨腈混配,具有虫螨双杀的作用。15、螺虫乙酯与噻嗪酮或者毒死蜱混配,防治蚧壳虫既安全又高效。16、杀虫单与毒死蜱混配,能大幅提高生姜钻心虫防治药效。17、哒螨灵与噻虫嗪混配,防治跳甲虫。18、阿维与灭蝇胺混配,能够防治潜叶蛾虫害。19、噻虫嗪与联苯菊酯混配灌根,防治地蛆、韭蛆效果显著。20、阿维与哒螨灵或三唑锡、联苯肼酯混配,能够防治果树红蜘蛛和白蜘蛛。21、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混配,可以有效防治夜蛾。22、乙氧氟草醚与二甲戊灵混配,在灭杀幼草、防治阔叶和禾本草有显著效果。23、40%咪鲜胺三环唑加稻瘟灵喷雾,防治稻瘟病效果显著。24、水稻僵苗先排干田水,用80%噁霉灵.福美双20克加磷酸二氢钾30克叶面喷施,促进恢复正常生长。25、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建议用3%中生菌素1000倍、或20%噻菌铜500倍、或者20%叶枯唑1000倍等喷雾防治。26、水稻生理性黄化建议用80%噁霉灵.福美双20克加磷酸二氢钾30克叶面喷施,结合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加10公斤氯化钾,促进恢复正常生长。27、水稻硫化氢气体中毒建议先排干田水,用80%噁霉灵.福美双20克加磷酸二氢钾30克叶面喷施,可有效促进恢复正常生长发育。28、甜菜、斜纹夜蛾甲维盐+虫酰肼,效果不错。29、水稻赤枯病先排干田水,用18%苯甲.丙环唑20克加磷酸二氢钾30克叶面喷施,促进恢复正常生长。稻田莎草科杂草,灭草松相对防效最好,阔叶杂草搭配二甲四氯效果不错。30、果树高抗性红蜘蛛阿维+哒螨灵/螺螨酯+橙皮精油,2小时见效。31、花生疮痂病建议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咪甲环唑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500-600倍液等药物轮换交替喷雾防治。32、甜瓜蔓枯病使用甲基硫菌灵加苯醚甲环唑或嘧菌脂喷雾处理。也可以使用乙蒜素涂抹患处处理。33、蓟马建议使用5%甲维盐+橙皮精油,效果不错。或者联苯菊酯或啶虫脒或乙基多杀菌素等药物加有机硅轮换交替喷雾处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蓟马活动频繁时期使用。34、豆荚螟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或苏云金杆菌等药物轮换交替喷雾处理。具体用量参照包装说明使用。35、花生叶斑病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轮换交替喷雾防治。10天左右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36、辣椒脐腐病建议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控制氮肥,同时结合叶面喷施糖醇钙或螯合钙加海藻酸或腐植酸或氨基酸加碧护或芸苔素,促根壮苗,增强抗逆性抗病性,同时防治防治好其它病虫害影响,可以有效预防脐腐病发生。37、油菜菌核病要在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防治1次,盛花期药后7-10天再补治1次。防治药剂可选用菌核净,或腐霉利,或咪鲜胺,或啶酰菌胺。机动喷雾器兑水30千克,手动喷雾器兑水60千克,在下午对准油菜全株上下均匀喷雾。过早用药或施药次数不足对最终病情控制效果都不理想。38、娃娃菜霜霉病及时选用阿米西达10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40-60克或72.2%霜霉威盐酸盐80-100克轮换交替喷施防治,也可选用霜脲锰锌、克露、霜霉疫净、银法利,抑快净、氰霜唑、寡雄腐霉、恶唑菌酮等不同药剂,对准叶片正反两面喷施防治,视病情7天一次。39、西红柿灰霉病可以用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氨基嘧霉胺,啶菌恶唑,木霉菌等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次,即摘除病叶,病果,装口袋带出棚外。结合烟剂,增温降湿综合防治。40、大白菜黑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噻菌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可杀得。等交替用药间隔4-5天,连打3遍。41、辣椒炭疽病叶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有轮纹黑色小点,边缘褐色。成熟果的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病部凹陷,有隆起轮纹,密生小黑点。茎及果柄病斑褐色凹陷,表皮易破裂。 可用炭疽福美,氟硅唑,咪鲜胺,等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遍。42、辣椒白星病叶片病斑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为深褐色的小斑点,稍隆起,**白色或灰白色,,有时病斑穿孔。 可用氟硅唑,可杀得,喹啉铜,苯甲嘧菌酯等,喷雾防治。43、螺虫乙酯+噻虫啉该配方是防治白粉虱、烟粉虱的一把好手。在白粉虱、烟粉虱发生始盛期,可用22%螺虫乙酯+40%噻虫啉悬浮剂40毫升/亩喷雾,具备独特的双向传导功能,可有效到达植株体各个部位,杀虫谱广,兼杀成虫和若虫,对粉虱击倒速度快,持效期可达8周。44、螺虫乙酯+呋虫胺该配方被称为蚧壳虫的终结者,在蚧壳虫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形成介壳之前,可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4000倍液喷雾,该配方作用速度快,可穿透叶片蜡质层实现渗透层移,并很快达到叶片反面,向上传导,可达到正打反死,杀虫彻底的效果,有效降低害虫基数,持效期4周左右。45、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防治盲蝽、蝽象、粉虱、蚧壳虫、飞虱、某些木虱、蓟马等多种刺吸式害虫有特效,药后4小时,害虫死亡率99%。推荐使用浓度为2500倍液,喷雾要均匀周到。46、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防效。在幼虫1~2龄高峰期2000倍液喷雾施药,药后10天防效仍达98.40%。47、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对玉米蓟马、飞虱、蛴螬等害虫特效,在玉米、小麦播种前拌种处理,对蛴螬防效可达81.36%。对蓟马防效可达87%,有效期可达50天。48、防治根结线虫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蘸根或灌根,或者使用噻唑膦,防治根结线虫病效果突出。49、防治稻纵卷叶螟1.8%阿维菌素乳油+丙溴磷乳油+氟铃脲,防治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害虫效果特好。50、防治白粉虱20%呋虫胺悬浮剂+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虱效果好。51、防治瓜蚜可用烯啶吡蚜酮+有机硅,防治瓜蚜效果突出。52、防治炭疽病25%咪鲜胺乳油+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防治蔬菜炭疽病、瓜类蔓枯病、叶斑病等病害效果好。53、防治病毒病5.9%辛菌胺吗啉胍+70%啶虫脒+0.001%芸苔素内酯,在病毒病发生严重时喷雾防治,效果突出。54、防治晚疫病70%代森锌+50%烯酰吗啉,防治蔬菜晚疫病效果好。55、防治葡萄黑痘病用25%苯甲溴菌腈+70%代森联,防治葡萄黑痘病效果突出。56、防治靶斑病可用50%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70%代森联,防治瓜类靶斑病效果突出。57、预防西瓜裂果在西瓜坐果后,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喷2次,即可防治灰霉病发生,又可防治裂果。58、辣椒膨大拉长在辣椒坐果后,可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复硝酚钠,可促进辣椒膨大和拉长。59、防辣椒落花落果在辣椒开花坐果期,可用25%丙环唑乳油+硼肥+复硝酚钠喷2次,可防治辣椒落花落果。60、白粉虱、烟粉虱小配方哒螨灵+呋虫胺+有机硅,打叶子背面,你想让它不死都难。
跳甲有趋嫩性,喜欢取食叶片的幼嫩部位,所以苗期受害最重,常造成毁苗。春夏和冬季是跳甲虫两个危害较重的高峰期。一般于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盛发期,秋季以9-10月是盛发期。
为什么跳甲这么怎么难打呢?
1、出众的运动能力
跳甲由于后足腿节膨大、十分善跳,因此得名。它对药剂非常敏感,当人们打药时哪怕是轻微的药雾也能感觉到,会立刻跳到地面或钻进土里躲避,这对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抗药性很强
随着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过度使用化学药剂等,跳甲的抗药性已越来越强,特别是频繁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会加快抗药性的产生。
3、虫口基数大
跳甲一年的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南方地区多的能发生10代。而且成虫寿命极长,平均50天,最长可达1年。加上设施栽培的盛行,为跳甲越冬提供了丰富的食源,虫口基数逐年加大。
4、假死性
成虫受惊后会出现跳离叶片, 落地后翻身短暂假死。确定安全后,起来该吃吃,该喝喝,增加了防治难度。
5、打药难度大
跳甲交配后在土壤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吃根,成虫吃叶,这给打药增加了难度,通常种植户为了节约人工或用药成本,要么喷雾要么淋根,防治工作很难彻底。
防治措施
1、适时防治跳甲
● 温度较高的季节,中午成虫大多数潜回土中,一般喷药较难杀死。可在早上7:00~8:00或下午5:00~6:00喷药,此时成虫出土后活跃性较差,药效好。
● 秋冬季节,跳甲虫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3:00~4:00特别活跃,易受惊扰而四处逃窜,但中午常静伏于叶底部。因此,可在早上成虫刚出土时,或者于中午、下午成虫活动处于“疲劳”状态时喷药。
2、先外后内
跳甲有很强的跳跃性,从里向外喷药,跳甲虫容易逃跑,所以喷药时应注意从田边向里围喷,以防具有很强跳跃能力的成虫逃跑。
● 田块较宽的,应四周先喷,合围杀虫。
● 田块狭长,可先喷一端,再从另一端喷过去,做到“围追堵截”,防止成虫逃窜。
● 喷药动作宜轻,勿惊扰成虫。
3、上下兼治防治
跳甲只考虑地上喷药,往往效果较差。跳甲不但危害作物叶片,还危害作物根部,应该采取上下同治。
● 于作物收获后,彻底收集残株落叶,铲除杂草烧毁,并进行播前深翻晒土,以消灭部分虫蛹,恶化虫子越冬环境,可减轻危害。
● 另外,铺设地膜,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
● 在重危害区,播前或定植前后采取撒毒土或淋施药液的办法先处理土壤,毒杀土中虫蛹。
4、药剂防治
当田间出现危害时,可喷施展落?(5%啶虫脒)、战丁?(2.5%高效氟氯氰菊酯+21%噻虫嗪)、德宝?(10%啶虫脒)进行防治。
1、采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利用蓟马成虫对黄色、特别是蓝色有较强的趋性,在田间可以每亩张挂30块蓝色或黄**虫板诱杀。张挂高度与植株同高或略高。2、做好虫情调查,及早进行化学防治。比较好的药剂有:21%增效氰·马(灭杀毙)乳油6000倍、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倍、20%吡虫啉(康福多)可溶溶剂1500倍、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6%多杀菌素(菜喜)或乙基多杀菌素1000倍,每隔3-5天一次,连用2-3次。在喷药中应注意几个问题:①由于成虫善飞、畏光,多在傍晚活动,喷药应于晴天下午近黄昏时进行;②2、3龄幼虫落入土中形成“伪蛹”,因此喷药应全株喷雾并注意土表喷施;③由于该虫对化学农药极易产生抗性,最好交替用药和采用农药混用。目前比较好的混用种类为:噻虫嗪+虫螨腈,吡虫啉+噻虫嗪,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3、在温室栽培中,应注意换茬季节彻底清扫棚内残株,消灭虫源。最好在换茬前用异丙威烟剂或硫磺粉熏棚,并闷棚一周;夏季育苗温室一定要在通风口安装防虫网。4、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里释放花食性花蝽、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