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扩展资料:
出菇管理
1、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2、出菇水
大部分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要在1~2d按1.5~2kg/m2用水量再喷一次水,喷水方法与喷结菇水相同。
3、维持水
为了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和覆土层的水分,满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按500g/m2用水量每天喷1~2次。维持水要根据“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的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4、转潮水
在每潮菇采收基本结束后,立即清除死菇及老菇根,及时填平采菇后留下菇穴,减少或停止喷水2~3d。待土层内的绒毛菌丝生长后,按1kg/m2用水量在1~2d内喷完,促使菌丝再扭结形成菇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蘑菇
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2周,对水解稳定。原药为类白色至黄色固体(含量越高、细度越好、颜色越浅)。该产品是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农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ml-50/亩。嘧菌酯不能与杀虫剂乳油,尤其是有机磷类乳油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增效剂混用,会由于渗透性和展着性过强引起药害,急性经口:>5000mg/kg;急性经皮:>2000mg/kg。在保护地番茄上,曾经发现过嘧菌酯的药害,番茄幼苗移栽2周内须谨慎使用。研究发现,蔬菜白粉病已对嘧菌酯产生了抗性,连续施用2次以上,效果有明显下降。嘧菌酯的原药及复配均已过专利期,2013年3月开始,国内有大量厂家进行了单剂和复配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对其它类别杀菌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国内主要剂型及含量:25%SC、50%WG、32.5%嘧菌酯苯醚SC、20-32%嘧菌酯丙环唑SC、20-50%嘧菌酯戊唑醇SC;10-50%嘧菌酯烯酰吗啉SC/WG等 (不包括种子处理)。
杀细菌剂: 从名称可以分辨,一般称为XX霉素,如农用链霉素、农用土霉素等。杀细菌剂一般是从一些放线菌等细菌中提炼的,如医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这种便是杀细菌剂
杀真菌剂:杀真菌剂一般合成的居多。
普通所说的杀菌剂一般是杀真菌剂。因为植物病害中,真菌病害占有比例最高,病毒次之,细菌最少。因为农用中的常用的杀菌剂大多数为杀真菌剂,包括保护性和内吸性的杀菌剂两大类。
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不可混淆,因为他们都有专一性,对细菌有效只对细菌有效,对真菌有效的只对真菌有效,二者细胞壁结构成分完全不同,而大部分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为细胞壁,所以不可混乱使用。
扩展资料:
1、合理配置浓度:在使用农药时一般都会对农药进行稀释,有大部分农药需进行二次稀释,这就让我们了解到,在稀释农药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浓度。不管是稀释的浓度大或是小,都不能使药效最好的发挥出来。
2、选准喷施时问:不管喷药的时间或早或晚都会影响药效,不同的病害喷施农药的时间也不同,通常杀菌剂的用药时间均应掌握在发病前(保护用药)或发病初期(防患于未然)为佳。
3、掌握用药次数:杀菌剂的喷药次数主要是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一般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遇特殊情况,如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一次。
4、提高用药质量:杀菌剂的喷药质量包括用药数量和喷药质量。用药数量要适宜,用药过多一方面会增大成本,另一方面还极易造成药害。而用药过少则无法达到用药目的。用药质量要讲究,喷药时要求雾点细密,喷药均匀,要喷遍植株茎干和叶片正反面,力求做到不漏喷。
5、严格防止药害:杀菌剂药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做下简单的介绍,第一一般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第二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
6、谨慎药物混用:杀菌剂不少为碱性农药,故不能与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杀虫剂混用,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呈碱性不能和1605、乐果、敌敌畏等混合使用,否则会造成“两败俱伤”。
7、注意规避抗药性:使用杀菌剂也存在作物病害的抗药性问题,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主要是内吸杀菌剂),就会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即使多次重复用药也无济于事,甚至变本加厉。
为规避病害抗药性,要科学选用农药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不同类型的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严禁长期单独使用一种农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250克/升乳油(巴斯夫凯润)
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用于防治玉米大小斑、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
不过价格有点贵哦,08年是1200元/L。
防治真菌性病害农药有,苯甲.嘧菌酯,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苯甲.醚菌酯,氟硅唑 ,乙嘧酚,苯甲嘧菌酯,四氟醚唑,吡唑醚菌酯,吡唑萘菌胺,硝苯菌酯、二甲嘧酚等。
防治细菌性病害农药有,氢**铜、辛菌胺、中生菌素、叶枯唑、农用链霉素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