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对作物产生的毒性和症状有哪些?" alt="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对作物产生的毒性和症状有哪些?">
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对作物产生的毒性和症状有哪些?" alt="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对作物产生的毒性和症状有哪些?"> 三氯乙醛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生长紊乱剂,它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原生质的极性结构和分化作用,使细胞和核的分裂紊乱,形成病态组织,阻碍正常发育。三氯乙酸是极性较强的脂肪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用作
除草剂。它能扰乱植物的酶系统,使其活性减弱,抑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合成,阻碍了作物的代谢作用,最后导致植物变形及枯萎。据有关研究证明,三氯乙醛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很快转化为三氯乙酸,而三氯乙酸持留期较长,可使作物继续受害,这就是在土壤中三氯乙醛完全消失后,作物仍然受害的原因。研究还证明,作物吸收三氯乙醛后,在体内也能转化为三氯乙酸,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就出现受害症状。
三氯乙醛、三氯乙酸都是水溶性很大的化合物,一旦进入土壤,可被作物根系所吸收,进入各生长点,一般在出苗一星期左右出现毒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