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应对措施

2017-12-30 06:19 作者:李先生  

   近期气温低,阴雪、雾霾天气多,光合作用减弱,进入结果期的黄瓜自身负担加重,一旦管理不当,使得细菌性流胶高发,常造成瓜条腐烂,商品性降低。

  症状表现

  细菌性流胶是近几年冬季黄瓜的常发病害,在黄瓜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可以发生,可危害瓜条、茎及叶片。虽然该病可侵染黄瓜植株的多个部位,但是最典型症状还是在瓜条上,即瓜条表面有白色菌脓,不易流淌,流脓处伤口不明显。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伤口进行传播蔓延。特别是菜农在农事操作时很容易对植株造成伤口,为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该病喜高湿环境,发病适温为25℃~27℃,在深冬和早春季节,棚内湿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则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发生离不开湿度和伤口两大条件,在防治时菜农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管理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好棚内湿度

  细菌在有水膜存在时侵染迅速,棚内湿度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或饱和状态。因此耕种帮建议菜农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棚内湿度,除了做好日常通风排湿,还可通过覆盖地膜、操作行铺设稻壳或秸秆等方法吸湿、降湿,此外,浇水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防止增加棚内湿度。

  减少伤口的出现

  瓜条上的伤口主要是皴皮引起,特别是在瓜皮幼嫩的小瓜上,因此耕种帮建议由皴皮造成的裂口是造成瓜条流胶的有利条件。建议菜农通过合理通风和浇水减少皴皮的发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瓜条细菌性流胶的发生几率。

  及时清除病残体。根据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细菌可在棚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来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会造成再次侵染和传播。所以菜农在进行疏叶后,要及时将病叶、病瓜、残花或畸形瓜等带出棚外深埋,以减少菌源和传播。

  药剂防治

  细菌性流胶病可选用叶枯唑、噻唑锌、氢氧化铜等药剂,根据发病程度,对于较为严重的流胶,可选用中生菌素+氧化亚铜、细刹+喹啉铜+噻枯唑配方或复配药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一月份苹果园管理“明白纸” 下一篇:早春茬作物育苗建议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