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草种子化学处理技术:
用浓硫酸、氢氧化钠、二甲苯、氯仿、***、乙醇、笨、石油醚等化学制剂处理甘草种子,腐蚀种皮,促进种子吸水、透气。最常用的是浓硫酸处理,可使发芽率达到94%,出苗率达91%。
对硫酸拌种处理的试验表明,用80%浓硫酸40ml拌种处理甘草种子1000g后闷种时间为6小时的效果最佳。
另据试验表明,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浸种24小时的甘草种子发芽率、硬实率、损伤率分别为80.2%、3.2%、16.6%。其最高发芽率基本上接近于用硫酸浸种的最高发芽率。但与硫酸浸种相比,浸种时间长,使用时不方便(注:若浓度超过3%,对发芽率有严重影响)。
2、甘草种子机械碾磨处理技术:
碾米机法:用碾米机碾轮高速旋转擦伤种壳,碾种3次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95%。该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费用低、易于推广。但碾种次数和强度要依碾米机种类、甘草品种、种子干燥度等具体情况而定。较为稳妥的做法是低强度多次碾压。
碾盘法:将甘草种子放到碾盘上,厚3cm,随碾随翻动种子,碾时要多观察种皮变化,当碾到种子表皮呈绿白色时即可停止,将碾过的种子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掉黏液,即可做播种用种。
沙磨浸种法:将种子重量的1/3的细沙掺入种子中,放入盆内研磨3~5分钟,至种子表面失去光泽,有砂划痕迹,去净细沙,然后放入60℃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掉黏液,即可做播种用。
3、甘草种子发酵法:
在播种前1个月,按1份种子20份新鲜马粪混合均匀,掺入适量水(手捏成团,松开点触即散为宜),堆在向阳处,再盖10cm厚的马粪,外覆塑料膜,约7天后撤去薄膜,并减少加盖的马粪,掺少量水再堆积。一般经30~40天,种子失去光泽,即可带粪播种。此法播种时带施种肥,安全可靠,发芽率高,但要注意保证每公顷的播种量。
4、甘草种子加热处理技术:
干热烘焙法:在电热干燥箱内40~60℃放置6小时,或100~105℃放置1小时,即可播种。
沸水浸泡法:90℃热水中浸泡15秒,捞出用凉水冲洗,发芽率可提高4倍。
增温复浸法:种子放入60℃温水中浸泡6~8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漂起,反复浸泡直至大部分种子漂起,捞出浮子播种。
高低温差刺激法:80℃水中浸种1~2分钟,捞出放入凉水中,这样反复2~3次,再放入60℃温水中浸种2~4小时,晾干播种。
有研究表明,在各处理方法中,以机械碾磨法和硫酸处理法效果最佳。其中,机械碾磨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砂轮碾磨机进行,其操作简单、费用低、效果好,处理好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6%以上,适用于大量种子的处理。碾磨处理技术要点是根据碾米机的类型、甘草种粒大小、种子的干燥程度,合理控制碾种的强度和次数。特别是种粒的均匀程度对于处理效果至关重要,如果种粒大小参差不齐,容易导致碾种时大粒种子碾磨过重损坏,而小粒碾磨不足的现象,对此一般解决的方法是在碾磨处理前,首先将种子过筛分级,然后分级进行碾磨处理。一般需要碾磨1~2遍,处理效果以用肉眼观察绝大部分种子的种皮失去光泽或轻微擦破,但种子完整,无其他损伤为宜。更为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种子吸胀检查,方法是随机抽取一定量的种子,用温水浸泡3小时左右,如果有90%以上的种子吸水膨胀,说明种子已处理好可用于播种,如吸水膨胀的种子低于70%,还需要继续碾磨。硫酸处理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造价相对较高,但种粒大小不均匀不影响处理效果,比较适合少量种子样品的处理。具体做法是采用浓硫酸(80%),按照每千克种子30~40ml浓硫酸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并不时搅拌,使种子与浓硫酸充分接触,经适当时间后,迅速用清水漂洗种子去掉硫酸晾干即可。硫酸处理的技术要点是尽量使种子与浓硫酸成分接触,并根据种皮厚度,合理控制腐蚀时间。一般需要腐蚀70分钟左右,对于部分种皮厚的种子还需适当延长,这要求在处理过程中,要时时注意种子腐蚀程度,一般以多数种子上出现黑色圆形的腐蚀斑点为宜。处理好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