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7-12-20 23:20 作者:李先生  

  一、发生与危害。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上海及江苏、浙江地区每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每头雌蛾平均产卵量500多粒,产卵对植株高度和瓿位有选择性,在50厘米以上高的植株上产卵最多,产卵部位大都在玉米叶片背面靠中脉处。幼虫孵化后,最初集聚卵块处取食卵壳,约1小时开始爬行分散,吐丝下垂借风飘移转株危害。幼虫老熟后,多在原危害处附近化蛹。玉米螟主要是以幼虫危害,在菜用甜玉米上危害,苗期受害可形成枯心苗,玉米花、穗被蛀,品质变劣。

  二、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冬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压低越冬虫口数。⑵灯光诱杀成虫。在各代成虫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⑶化学防治。在豇豆、扁豆、生姜等作物上,幼虫孵化盛期是防治适期,针对寄主作物的受害部位喷药。在菜用甜玉米上以心叶末期和幼穗抽丝期为防治适期,在心叶末期以药剂灌心或用颗粒剂施于喇叭口为最佳;在幼穗抽丝期防治,将雌穗苞顶开一小口,灌入少量药液的防治方法最佳。农药可选菜农系列BT粉剂800-1000倍液,20%杀菌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白化苗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下一篇:小白菜的田间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