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强降温来临前麦田除草慎用异丙隆

2017-12-20 19:15 作者:李先生  

异丙隆为选择性干扰杂草光合作用的取代脲类除草剂,会降低小麦的抗冻能力。该药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效果,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持效期。据农药登记信息,该药半衰期为6~28 d,沙土地温度在10~30℃时降解速度提高3倍,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降解速度可提高10倍。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异丙隆可被光解、水解和微生物降解;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降解较快,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4 d和8~14 d;在土壤中能迁移,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有检出。

 

最新试验表明,施用异丙隆后半个月,遇最低气温达-3℃以下的强降温极端低温天气,小麦仍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冻药害”;用药量越大,药害越重,药害风险期也可能有所延长(估计不超过20 d)。因此耕种帮建议施用异丙隆后要保证20 d内不出现强降温低温霜冻天气,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冻药害”。

 

唑啉草酯对小麦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在低温期施用相对安全,但也应避免在施药后短期内出现强降温、低温、霜冻天气。唑啉草酯通过杂草茎叶快速吸收,用药后1~3周出现植物毒性症状,分生组织很快停止生长,并迅速坏死。施用该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低温霜冻天气,药害症状出现的时间比异丙隆“冻药害”晚,在遭受异丙隆“冻药害”后麦苗会进一步受到唑啉草酯药害,一般在施药后2周左右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受抑制等症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法国首次发现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 下一篇:今冬明春农业防冻减灾工作指导信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