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秋播期间积极预防麦类病虫害

2017-12-20 01:14 作者:李先生  


        麦类播种期间是预防种传、土传、虫传病害和消灭地下害虫的有利时期。上年度本地秋播作物上发生的种传、土传、虫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主要有麦类黑穗病,小麦梭条花叶病、纹枯病,大麦黄花叶病、条纹病及蛴螬、蝼蛄等,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主动预防,控制危害,为来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运用农业措施预防土传和虫传病害 轮作换茬。小麦梭条花叶病、大麦黄花叶病发生严重的麦田可以改种油菜、蔬菜等;发生梭条花叶病的小麦田可以改种大麦,发生黄花叶病的大麦田可以改种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的区域,坚决杜绝稻麦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发生大麦黄花叶病的地区宜选用苏啤3号、苏啤4号等品种,小麦梭条花叶病病田可选用宁麦13、郑麦9023等品种。耕翻播种。有稻套麦习惯的地区,要实行耕翻灭茬播种,降低灰飞虱越冬基数,减少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传毒虫媒数量,同时对控制麦田草害也有较好的作用。 

    搞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和土传病害 药剂拌种是预防种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用立克秀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毫升拌麦种20~25公斤,先用少量清水将药剂调拌均匀,然后倒入拌种容器中,与麦种充分拌匀,使药剂均匀黏在每粒麦种上,随拌随播或短期储存后播种,可有效预防麦类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等病害。注意用药量要准确,拌种要均匀。经过处理的种子要足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洇水,防止出苗不全。 

    带药播种,防治地下害虫 对蛴螬、蝼蛄发生普遍的田块,要主动用药防治。毒土法。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拌细土25公斤,均匀撒施,耙入田中,对蛴螬、蝼蛄均有较好的防效。拌种法。以蛴螬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40%辛硫磷乳油15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2~3小时后播种;以蝼蛄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40%乐果乳油20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待药液干后播种。 

    此外,最近调查发现,个别前期防治效果差的稻田灰飞虱发生严重,引起穗部发黑长霉,严重影响灌浆结实,必须突击防治,以免在秋播麦类作物上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已脱水的田块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毫升拌干细土30公斤,于晴天傍晚均匀撒施在田中熏蒸。成熟期较早、在半个月内即可收获的田块不能用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五条措施可提高农药防治效果 下一篇:花椰菜黑腐病要早防早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