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温室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棚型要求和建设标准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棚型结构,尤其是后屋面和缓冲间,对保持棚内温室稳定至关重要,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不能随意更改标准或者不建。
二、在入冬前,应对温室进行“体检”,加固压膜线,及时修补墙体和棚膜破损部位,俗话说:针尖大的孔,牛头大的风,及时修补破损部位可有效防止棚膜煽动加速冷热空气交换,带走棚内热量。
三、在低温天气来临之前,将一块与温室前屋面大小相当的塑料膜盖在草帘外面,四周用重物压牢。此法不但可提高棚内温室1-2℃,并可防止草帘被雪水浸湿,影响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
四、低温天气来临时,用旧的草帘在温室前底盖在棚膜外,可有效减少近地端棚膜的热交换作用,起到保持棚内温度的作用。
五、降雪较厚或遇连续降雪天气时,要及时清扫棚面积雪。如温室跨度较大时,要用备用立柱进行加固支撑,以免温室被积雪压塌。
六、在降雪天气,外界气温不太低时,要适当揭起部分草帘进行采光,让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千万不能整天不揭草帘,造成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暗环境而引发病害影响生长。
七、如果遇低温天气,温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的紧急情况时,可采取紧急升温措施,如燃烧沼气、生火炉、架电暖器、热吹风机、浴霸、白炽灯等。用火炉升温时,为避免有害气体超量,危害作业人员及作物生长,须人工挑着火炉在走道上来回走动,要保证产生明火、足氧、充分燃烧,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可提高棚内温度2-3℃,且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能促进作物光和作用,增加产量与产品品质。
八、冬季温室主要靠阳光辐射土壤表面来提高土壤温室,利用这一特点,在冬季温室生产中可适当起高垄栽培,可显著增加土壤表面积吸收、蓄积更多热量,减少昼夜温差。
九、连阴天气后棚内温室低、根系吸水能力差,天晴后应揭“花帘”采光,不要猛然全部揭帘采光,否则气温的迅速升高,会导致作物水分大量蒸发而枯萎,产生“闪苗”现象,甚至导致作物死亡。
十、要严格按照不同作物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操作管理。现以黄瓜为例分析低温冻害 由于2011年突降大雪造成我县部分温室黄瓜遭受低温危害。由于一些菜农对低温危害的症状认识不清,常常走入管理上的误区,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下乡调查,发现黄瓜低温障碍主要有以下症状:黄瓜遇到低温,轻微者叶片组织虽未坏死,但呈黄白色;低温持续时间长,多不表现局部症状,往往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有的导致弱寄生物感染,重的引起外叶枯死或部分真叶枯死,严重的植株呈水浸状,最后干枯死亡。 发生的原因:低温是黄瓜受害的重要因素,寒流来袭或突然降温或雨雪天气,会出现上述症状。黄瓜是喜温作物,耐寒力弱,低于10℃就会受害,低于5℃生理机能出现障碍,造成伤害。
试验表明:黄瓜根毛原生质10℃~12℃即停止流动,尤其湿冷比干冷为害更大。低温时,根细胞原生质流动缓慢,细胞渗透压降低,造成水分供求不平衡,植株受到冻害。温度低到冻结状态时,细胞间隙水分结冰,使细胞原生质水分析出,冰块逐渐加大,致使细胞脱水或使细胞涨离而死亡。
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耐低温品种: 2.低温锻炼:通过低温锻炼,可使原生质胶体黏性提高,酶活性增强,使黄瓜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增强,因此育苗定植前低温锻炼十分重要。 3.搞好嫁接:利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提高抗寒能力。根据试验,嫁接苗比自根苗能提高3℃~5℃的耐低温能力。 4.搞好大棚保温:寒流来时熏烟或大棚内临时生1~2个火炉或用木碳增温。 5.做好定植: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6.起垄盖膜种植:起垄盖膜定植,大棚山墙和后墙增加保温物,棚前挖防寒沟,填上草等防寒物。 7.药剂防治:喷洒碧护或
芸苔素内酯,增加抗病能力。 8.冻后解救措施:特别注意冻后缓慢升温,日出后用草帘间隔覆盖遮光,使黄瓜生理机能缓慢恢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采取弱光恢复1~2天,以免迅速升温黄瓜水分吸收不上,造成急性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