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水分是不可缺少的因子之一。在光温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水分便是农业发展和产量水平的限制因子。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可分为地下部分的土壤水分和地上部分的空气湿度。大气降水和人工灌溉把水分贮存于土壤中。供植物根系吸收,保证植物的生活要求。因此耕种帮建议降水多少、降水时间的分配及灌溉条件的优劣等,都直接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水分。降水及灌溉的适时适量是作物及林果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
空气湿度是植物地上部分要求的水分因子。农田蒸散速度随空气湿度而变化,空气湿度低,蒸散速度增大。如果空气湿度小,加之土壤水分亏缺,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不足补偿蒸腾的消耗,则会破坏植物体内水分平衡,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和林果的产量、品质下降。
过多的土壤水分、过高的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中空气减少,植物根系处于缺氧状况,时间一长,植株将因窒息而死亡。多数植物所要求的适宜土壤湿度一般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空气湿度过高,可使植株茎秆嫩弱,容易倒伏,也影响开花授粉,延迟成熟和收获,降低产品质量。还常因空气潮湿,引起植株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使植株严重受害。一般而言,适宜作物、林木的相对湿度约为75%―80%,高于90%或低于60%时对植物生长均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