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白菜常见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7-12-18 20:08 作者:李先生  

  农谚云:“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适种大白菜”,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但每年都因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现将大白菜常发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提出如下建议。供农民参考使用。

  1、大白菜病毒病

  症状:病毒病又叫花叶病、瘤球、抽疯病等。一般在幼苗6-7片叶前最易感病,也是蚜虫传毒的有效传染期。病苗初期心叶叶脉呈半透明状,后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生长速度放慢,形成皱缩卷叶,向一边歪倒。成株发病后,叶片硬而脆,凹凸不平,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故又称花叶病。轻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化,但还能包心;重则停止生长,不能包心。有的叶球外表正常,但内部叶球上有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常在包心前死亡或形成“夹皮烂”,影响食用和贮藏。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适期晚播,覆盖降温;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同时苗期勤浇水,锄划时减少人畜和农机具与植株的摩擦和伤害。

  药剂防治:病毒病多由蚜虫传播,应在苗期抓紧时间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蚜;发病初期喷施20%病毒A 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大白菜软腐病

  症状:软腐病又叫烂疙瘩,是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从大白菜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常见有三种:一是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傍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叶或叶球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二是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三是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腐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

  防治方法:

  选用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重病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在根部土壤洒一层生石灰,以免浇水时相互传染。

  3、大白菜根肿病

  症状:白菜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在晴天中午前后尤其明显,病株根部肿大呈瘤状,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4-0.5升。

  4、大白菜干烧心

  症状:叶球顶部叶缘向外翻卷,并逐渐干枯黄化,病斑扩展呈水浸状,叶片上部也逐渐变干、黄化呈干纸状,病健组织分明,叶脉黄褐色,球叶中部的叶片易发病。病害于莲座期开始发病,有的嫩叶仅表现干边,到结球后才显出症状,贮藏期发展严重。

  防治方法:可于苗期、连座期及包心前,喷施“防治丰”,每亩450克,加水50公斤,或1%过磷酸钙水浸液+0.7%硫酸锰,加水50公斤,每隔7-10天一次,喷施2-3次。

  5、大白菜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在大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最易感病,初生水渍状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斑,持续时间较长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或形成多角形病斑,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片枯死。

  防治方法: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假劣农作物种子的识别 下一篇:玉米中后期水肥管理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