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高粱 预计我县再生季高粱螟虫中等偏重发生;蚜虫中等程度发生;高粱芒蝇偏重发生,局部区域重发生;高粱炭疽病偏重发生,局部区域重发生。
预防措施:高粱收割后及时处理头季高粱带病、虫秸秆,减少再生季病菌侵染来源和虫源;开沟排湿、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及时检修杀虫灯、按插黄板,减轻虫害发生;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病虫情,及时指导农户施药防治。
防治药剂及方法
1.高粱蚜虫:当有蚜株率达到10%以上或百株虫量1000头以上时,应及时施药防治。防治药剂:亩用7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6克,对水45―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防治。
2.钻蛀类螟虫。有虫株率5%以上时,亩用0.2%甲维盐6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15克,兑水45―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防治。
3.粟穗螟。再生高粱齐穗后,亩用3.2%甲维盐6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15克,兑水45―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防治。
4.高粱芒蝇。亩用2.5%
溴氰菊酯20―30毫升或10%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兑水45―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防治。
5.高粱炭疽病。正季高粱收获后及时用70%
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80%
代森锰锌600倍液、或43%的
戊唑醇3000倍液进行大田土壤消毒喷雾,以减少田间菌原。再生苗出土后及时间苗,对出现的发病中心病团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从再生苗间苗后至孕穗期轮流使用70%
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50%
多菌灵800倍液或80%
代森锰锌600倍液或43%的
戊唑醇3000倍液喷雾,十天左右一次,连续三至四次。
注意:高粱对有机磷
农药敏感,因此生产上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药害。
二、再生稻
发生情况。由于水稻品种多、乱、杂,加之夏季降雨较多,温度较低,造成害虫发育极不整齐,三代发生危害期拖长,预计第三代螟虫属于中等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视风雨及迁入情况定。
防治办法
1.螟虫: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兑水40―50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7―10公斤机动喷雾,兼治稻纵卷叶螟。
2.稻飞虱:当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要及时施药防治,亩用25%
噻嗪酮30-40克,或10%
吡虫啉10-2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