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是夺取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防治策略,着重抓住发病初期和破口抽穗期两个关键时期,大力推广高效对路
农药,重点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飞虱。
稻瘟病的防治在水稻拔节分蘖期,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亩用40%异稻瘟净2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叶稻瘟1-2次。在水稻破口抽穗5%和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40%硫环唑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穗瘟。
水稻白叶枯病的的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20g/亩、“25%叶枯宁”150―200g/亩或“10%溃枯宁”60g/亩;兑水50kg喷雾。
稻飞虱在水稻拔节―抽穗扬花期,田间虫口密度达500―1000头/百丛,亩用“25%吡蚜酮”20―25ml、“25%
噻嗪酮”20―30g或“30%醚菊酯”40ml兑水50公斤喷雾。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旋心虫”。在水稻抽穗5%时,亩用98%巴丹原粉50克或48%
毒死蜱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