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养分含量高,适时追施见效快。从现代的
化肥工业兴起之后,
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速效性好的特点,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整个大棚用肥总量中,按有效成分计算,可以达到总供肥量的80%以上,一般以追施和根外追肥为主。
从作物的需肥规律讲,16种必需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构成植物体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占植物体总重量的40%以上,它的来源是空气和水,而其它13种元素几乎都可以用
化肥来进行补充。并且无论什么优质的有机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也要转化为供作物吸收的矿质元素才行,从本质上讲,一切的
肥料,本身含有的或转化形成的,最终必须成为以上16种元素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之所以
化肥具有直接的速效性原理就在于此。因此耕种帮建议大棚以
化肥促进蔬菜生长,形成比较高的产量也就势在必然了。
从发展的趋势看,大棚使用单一元素
化肥的方式越来越落后,菜农从生产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作物吸收
肥料是有比例的,是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吸收的,必须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才科学合理,所以多元素
复合肥,控释肥、缓释肥也就应运而生。
叶菜类属喜氨的作物,单一追施
氮肥即能形成较高的产量,而茄果类类、豆类蔬菜,它们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氮磷钾所需要的比例大体为2:1:4,也就是要以钾素为主,有经验的菜农往往多选用高钾的
复合肥施用。实践证明,硝态氮更有利于作物的吸收,氮态容易被土壤固定,效果差,浪费大。
磷肥因移动性差,容易被土壤固定,要以基施为主,可以在深翻时一次性施足,在追肥时以低含量的
复合肥为好。钙镁元素作物需求量也很大,但它们的来源主要是土壤和水,中国北方广义上讲,这两种元素是充足的,不需要施用。为什么会缺钙、缺镁呢?往往不是因为土壤缺而形成缺素症状,而是因为作物对钙镁的吸收和运输受阻出现生理失调造成的。例如土壤干旱或根腐病就很容易引起脐腐病或下部叶片发黄,因此耕种帮建议单纯购买使用钙、镁肥是不必要的,适当进行叶片喷施即可。
微量元素的定义说明,作物生长离了不行,多了容易受害,即产生副作用。缺铁能导致嫩叶发黄,特别是石灰性土壤中很容易发生黄叶病。缺硼能引起作物花而不实。缺锌产生黄叶和“小叶病”。土壤化验说明,我国北方容易缺少这三种微量元素
肥料,至于锰、铜,一般通过喷药过程就已经饱和,甚至超标,不提倡基施或追施。微量元素作
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公斤即可,如果叶面喷施,可兑成0.1-0.3%的溶液,整个生长期喷用2-3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