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2017-12-17 07:58 作者:李先生  

  开展马铃薯超高产创建是充分挖掘马铃薯单产潜力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四川省从2008年起全省开展春马铃薯超高产创建活动,其中万源市2008年春马铃薯净作6.67 hm2平均单产达69855 kg/hm2,单个田块最高产量达73965 kg/hm2;2010年春马铃薯/玉米套作6.67 hm2平均单产75360 kg/hm2,单个田块最高产达87900.0 kg/hm2,分别创四川省春马铃薯净作和套作最高单产纪录。根据万源市春马铃薯超高产创建的经验,提炼出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以便在全省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示范,对全面提升四川马铃薯产量水平和生产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川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经

  1、选用优质抗病超高产型品种

  在新品种方面,按照引进、试验、示范、繁育和推广的程序推广新品种;加强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准入制度,建立“过时品种”退出机制。在种薯质量方面,通过建立优良品种脱毒种薯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三级种薯体系,加强标准化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实行种薯的精选、分级、包装和安全储藏,在播种时种薯已达到生理成熟期,是实现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首要技术途径。

  2、创造利于超高产的土壤与营养环境

  根据马铃薯主要收获块茎和喜钾、对水分敏感的特性,创造利于超高产的土壤与营养环境,是实现马铃薯超高产的重要条件。在土壤环境方面,主要采取改“窝播平作”为“沟播垄作”、沟内重施有机肥等措施来增加结薯区域土壤的通透性和整个田块的蓄水排水性能。在营养方面,主要是通过基肥中适量施用复合肥来保证氮磷钾的平衡供给,重施有机肥来增加微量元素的供应,在现蕾初期通过叶面补施磷钾肥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

  3、构建资源利用率高的高光效群体

  构建土地、光照、水肥等资源利用效率高的高光效群体,是实现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途径。在多年的高产实践中,在群体结构方面,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抗病、结薯性好、产量潜力高的耐密型品种,进行缩小行距和窝距、增加窝数、减小单窝茎数的高密度栽培方式,创建“苗匀、苗齐、苗壮”的超高产群体。在群体调控方面,一是当群体即将封行时,立即喷施植物生长控制剂,控制分枝徒长,减少养分消耗,防止阴蔽,延长功能叶片的高光效持续时间;二是在现蕾初期根据苗情,补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

  4、提高田间群体的抗逆性

  春马铃薯生育期间,低温、干旱、阴雨、病害等逆境相继出现或同时发生,时刻威胁着马铃薯超高产生产。通过沟播垄作、合理密植、喷施磷钾肥和生长抑制剂、采用抗病品种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来提高马铃薯群体的抗旱、抗涝、抗寒、抗倒和抗病性能,是实现春马铃薯超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二、四川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抗病超高产型品种

  选用适合万源市生态条件、生育期较长、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如秦芋30、陇薯3号、会-2、坝薯10号、费乌瑞它、大西洋、鄂薯5号等品种。重点选用200~500 g的优质一级脱毒种薯进行切块作种,每个切块50 g左右,保证每块两个芽眼以上或带2个粗壮短芽。

  2、摆播垄作覆膜,增大密度

  净作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对费乌瑞它、秦芋30、大西洋等中早熟品种,70 cm开厢,厢内开沟摆播,沟宽20 cm,沟深10~15 cm。沟内摆2行,行距、株距均为20 cm,起垄覆土5 cm左右,密度14.25万株/hm2。对会-2、鄂薯5号、陇薯3号等中晚熟品种,75~80 cm开厢,厢内开沟摆播,沟宽25 cm,沟深10~15 cm。沟内摆2行,行距、株距均为25 cm,起垄覆土5 cm左右,密度9.0~10.5万株/hm2。

  带植密度2 m开厢,厢内1 m宽开2个沟,沟间距40 cm,每沟摆2行,行距为20 cm,中早熟品种株距20 cm,中晚熟品种株距25 cm,起垄覆土5 cm左右,密度8.25~9.75万株/hm2。

  起垄覆膜垄高20 cm,苗齐后揭膜。

  适时播种海拔800 m以下地区1月20日至2月初播完;海拔800~1000 m地区1月底至2月中旬前播完;1000 m以上地区2月底前播完。

  3、重施有机肥,早施提苗肥,增施钾肥

  基肥净作沟施有机肥45000 kg/hm2以上,氮磷钾各占15%的复合肥2250 kg/hm2;带植沟施有机肥30000 kg/hm2以上,氮磷钾各占15%的复合肥1500 kg/hm2。种、肥分离。

  追肥在苗出土10 cm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用硝酸钾150 kg/hm2,兑水15000 kg/hm2窝施提苗;在现蕾初期根据苗情,喷施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使养分更好地向地下转运。

  4、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种薯切块后进行药剂拌种。播种时结合施肥防治地下害虫,结合中耕及时拔除病株。

  加强晚疫病防治。在苗高15 cm左右开始使用保护剂,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 kg/hm2兑水进行预防。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每隔7~10 d交替使用银法利、瑞凡、福帅得进行防治,减少抗药性,确保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5、促调控综合管理

  促在4月上中旬,当出苗达到了90%以上时,开始揭膜,用硝酸钾150 kg/hm2,兑水15000 kg/hm2窝施提苗,促使薯苗快速生长,尽快达到较高的生物学群体。

  调齐苗后,每窝留2~3株健壮苗,拔除多余病弱苗,及时中耕除草、调节土壤水分,保墒抗旱。在现蕾初期根据苗情,喷施硝酸钾(30 kg/hm2,兑水900 kg/hm2)或磷酸二氢钾(15 kg/hm2,兑水900 kg/hm2),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使养分更好地向地下转运。

  控在群体即将封行或初花期,用多效唑0.75 kg/hm2,兑水900 kg/hm2叶面喷施,控制分枝徒长,减少养分消耗,防止阴蔽,延长功能叶片的高光效持续时间。在盛花期,用膨大素0.45 kg/hm2,兑水900 kg/hm2叶面喷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加快营养传输,促进块茎膨大。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肥城桃冬季修剪技术 下一篇:冬小麦弱苗时如何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