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6 11:59 作者:李先生
永兴县马田镇现有水田16209亩,是永兴县的农业大镇。水稻种植是该镇的主要产业,2002年前由于杂交水稻的推广,水稻单产逐年提高,但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生产效率低下。为了促进马田镇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粮食生产上新台阶,该镇自从2002年开始推广抛秧新技术,10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25000亩,增产稻谷780万公斤,节省生产成本1000万元,该项技术是一项省工、省力、节本、增产、增效的好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本人通过八年来的生产实践体会,水稻旱育抛秧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关键措施:
一、育秧技术
备足塑料软盘
配备秧盘数的多少,应根据秧盘孔数、抛植密度和抛植面积而定。一般早稻每亩抛栽2--2.2万蔸,应备足535孔盘45--50块或353孔盘55--60块,中、晚稻每亩抛栽1.8万蔸,应备足353孔盘55--60块
备好营养泥
营养泥的配制,首先在育秧场地附近挖一小凼,将无砂石的塘泥、沟泥或肥沃的稻田土除净杂物杂草入凼,加入腐熟人畜粪和水拌匀沤制,按每片秧盘备足3--3.5公斤营养泥浆待用。
确定好育秧场地
1.育秧场地选择。
秧床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沃、地势坪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偏酸性稻田或旱土,也可利用空坪隙地作育秧场地。
2.秧床整地。
秧田整地。采用干耕干整或水耕水整均可,干耕干整要求做成厢面宽1.3--1.6米的通气秧田,要求厢面精细平整,无杂草、杂物,播种时厢面铺2--3厘米的肥沃泥浆耥平后即可摆盘播种。如采用水耕水整,即将水耕的秧田耥平后按干耕干整的宽度作厢,在播种前1--2天将厢面泥浆反复耥平,待厢面稍硬后即可摆盘播种。
旱土整地。先将作物、杂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按稻田干耕干整的方法进行即可。
适时摆盘播种
1.选择适宜播期。
早稻播期宜在3月20日左右,最迟不超过3月底,中稻可不限期。晚稻播期以7月初,且秧龄能控制在15--18天为宜,力争大暑前后抛秧。
2.搞好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
消毒浸种。早、中稻浸种时间,即常规稻种浸36小时,杂交稻种浸24小时即可催芽,晚稻一般浸12小时即可催芽。在浸种的同时要采用强氯精液消毒,其方法是将精选过的种子用清水预浸一定时期后,使病菌萌发,再按每公斤种子用强氯精2克加水1公斤配成强氯精液浸种8--10小时,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即可催芽。
催芽方法。早、中稻采用高温破胸,将浸好的谷种,用蛇皮袋子装好放于55℃的温水里上下翻动浸泡5分钟,然后放于拌桶或箩筐内,注意谷种周围上下均用温水浸泡过的干净稻草包住谷种,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待约24小时,种子破胸达95%时即可立即播种。双季晚稻采用少浸多露催芽,当破胸达90%时可播种。
3.摆盘播种。
在通气秧床上摆盘播种。凡是选用稻田、旱土或空坪隙地,经过干耕干整,铺上2--3厘米厚泥浆反复耥平后即可进行摆盘播种,摆盘方式应根据厢面实际宽度而定,经过多年的实践,一般按两横的形式摆盘较好,将软盘整齐有序地摆于厢面泥浆上用木板轻轻压平,使塑盘孔底部均匀入泥浆0.3厘米,约为孔深的1/4,注意塑盘边与沟边保持10厘米,以便盖压薄膜。摆盘完毕后,将营养泥一次性填满盘孔,用木板轻轻刮平,清除盘面多余的泥浆。然后将种谷反复撒播均匀,一般先稀后补,做到每孔2--3粒谷,约为孔均匀,播完后,随即进行泥浆塌谷不见谷,并将盘面多余的泥浆反复刮除干净,以防互相串根。
在湿润秧床上摆盘播种,其操作方法与通气秧床基本相同,但注意在播前2--3天将秧厢作好排水硬板,如果泥太烂,秧盘隙于过深,起秧困难。
秧苗培育管理
1.播种至出苗期的管理。这个时期以保温保湿为主,因我县早稻育秧期,常有倒春寒天气,因此耕种帮建议在播完种后,应及时搞好低拱架地膜覆盖,薄膜的周围须封盖严实,防风揭膜,以利增温出苗和防雨打。晚稻气温高不须盖膜,但须盖稻草,以防雨打,但出苗后应立即把稻草揭开。
2.一叶期以控温为主。晴天中午膜内温度超过25度时需要将两头地膜揭开通风降温,同时每亩秧床早稻用 40克 多效唑、晚稻用100克多效唑兑水30公斤喷施秧苗,以防秧苗徒长。
3.二叶期以后以通风炼苗、培育壮苗为主。膜内温度应保持20度左右,做到温度过高时揭膜炼苗,温低时盖膜护苗;同时发现床土干澡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干旱死苗,一般采用喷施、洒施或沟灌均可,但水不能上厢面以免蔸与蔸之间互相串根。秧田期一般不需要施肥,但如秧苗叶色翻黄,可用0.5%的尿素液喷施1-2次。
4.抛秧前2--3天,应尽量排干沟内渍水,促进厢面干爽,并适当揭膜晒一晒,使根泥沾整,以利起秧和抛秧。
5.中、晚稻秧田的水浆管理,一般采用满沟水灌溉,如干旱严重时采用导灌,随灌随排,厢面不能久存水,以防串根。
6.注意病虫害防治。
二、抛栽技术
搞好大田整地
软盘抛栽由于苗小,对抛秧的田整地要求高,总的要求是,耕层深,泥肥要融合,田面要平整,且无杂草杂物。
施足施好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为总施肥量的60--70%,基肥的质量要求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担作底肥,施碳铵35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或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为面肥。
适时抛栽
一般以叶龄为依据。即早、中稻以2.5--3.5叶,秧龄20--25天,苗高不超过15厘米为宜;晚稻以3.5--4.5叶,秧龄15--18天,苗高不超过20厘米为佳。
抛植密度
从实践证明,抛秧密度,早稻每亩抛2--2.2万蔸,中晚稻每亩抛1.8万蔸最好.
抛秧前掌握好秧床水分
抛秧前2--3天观察床土水分,发现床土过湿应提早排水露床或提前一天掀起秧盘放在高处干一下,晒一晒。反之,如床土过干,应在起秧前一天洒水一次,使床土湿润,以免起秧盘时秧苗枯萎。
抛秧方法
为了提高抛秧质量,应把好如下关:一是应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无大风大雨的晴天或阴天为宜,田中留1--2厘米深的浅水即可进行抛秧。二是做到先远后近,先稀后补,要求先将70%的秧苗满田抛,然后按3米宽拉绳分厢,并留出25厘米宽的工作行,再将剩余的30%秧苗从工作行中进行补稀或补缺和间密补稀。
三.大田管理要点
、及时采用化学除草。在抛秧后5天内,结合追肥,每亩用水稻专用化学除草剂与尿素混合撒施,施药前,田间应灌水5-7厘米深,保持一个星期不排水。
、及时晒田。晒田一是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二是促进根系深扎,防止后期倒伏。
.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抛秧田分蘖早,苗数多,田间密度大,病虫害相对多一些,应特别注意稻飞虱及纹枯病的防治。
、其它管理与手插田相同。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