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烯菌酯(phenamacril)是江苏省
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创制
杀菌剂。该化合物属氰基丙烯酸酯类,高效、微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对由镰刀菌引起的各类植物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同类产品问世。它也是国内极少数创制
农药新品种之一。
1、极高选择性,镰刀菌专化性:氰烯菌酯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
2、作用方式新颖,无交互抗药性: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和取代芳烃类等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
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即与
噻菌灵、
多菌灵、福美双、
百菌清、
甲基硫菌灵、
咪鲜胺、
戊唑醇和
嘧菌酯等常用
杀菌剂都不存在交互抗性。
3、内吸传导,兼具保护、治疗作用:氰烯菌酯内吸性强,向上传导,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4、降低赤霉毒素,保证食品安全: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能在防病的同时降低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而
多菌灵在防病的同时则刺激小麦穗粒产生超量的赤霉毒素。
5、增强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氰烯菌酯提高产量和抗逆性的机制为:① 超氧自由基大幅度减少;② 过氧化产物MDA减少;③ 抗氧化酶活性提高;④ 延缓衰老,叶绿素增加。
6、耐雨水冲刷: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研究,扬花期小麦叶片,中部涂抹500 ?g/mL药剂,12、24、48 h后清洗用药部位,针刺接种后放于RH 80%~90%、25℃人工气候箱里培养,7 d后所有处理叶片都只有轻微的发病症状,防治效果达到90%左右。说明氰烯菌酯在小麦叶片上能被植物吸收,不被雨水冲洗。
7、低毒、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经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应用毒理研究所和化学工业
农药安全评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氰烯菌酯微毒,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经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检测,氰烯菌酯对蜜蜂、家蚕低毒,为弱生物富集性
农药。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氰烯菌酯在小麦上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酯25%悬浮剂按推荐剂量3 kg/hm2(有效成分用药为0.75 kg/hm2)和高剂量(推荐量的2倍)使用,间隔期21 d,小麦籽粒残留量为未检出,而小麦从抽穗到成熟需35~40 d,因此使用氰烯菌酯防治后收获的小麦籽粒无药剂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