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粟麦蛾

2017-12-13 21:20 作者:李先生  

学名 待定。分布 华北、华东。

寄主 粟(谷子)、黍、稷。是蛀茎害虫之一。

为害特点 幼虫由谷子等受害作物幼苗基部蛀入,先在蛀孔内横穿取食,后向上钻蛀食茎髓,幼苗出现枯心,蛀孔较粟灰螟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黄褐色,前翅缘毛长,内缘毛细长,外缘毛粗、短。前翅具卵圆形黑斑2个,一个居中,另1个靠上部内侧。两翅折叠时排列成楔形。末龄幼虫体长约8mm,乳黄色,前胸背板上具l黑色“钳形”斑,腹末节臀板上有黑色圆斑2个。胸部、腹部各节间形成的褐色环纹明显。

生活习性 年生2代多,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旬在谷田出现,5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6月上旬末开始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第一代粟麦蛾。第二代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出现,继续为害夏谷、糜、黍等。

防治方法 (1)喷2%乐果粉剂,每667m21.5—2kg。(2)其他方法参见粟灰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高粱花叶病 下一篇:榆四脉绵蚜(高粱根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