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病原 M10称类菌原体,电镜下可见病叶切片叶柄筛管细胞中有典型的类菌原体,病原中的核酸纤维样物质清晰可辨,大小100-760n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由小绿叶蝉(Empsoasca flavescens Fabn.)传播,最短获毒期为24小时,在虫体里的循回期为24-48小时,成虫和若虫均能终身传毒,1-10只叶蝉传毒效率差异不大,嫁接可传病,豆蚜和种子不传毒。干旱年份,叶蝉大发生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 如粤油551-116。(2)适时播种 春花生适时早播,秋花生适时晚播。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3)铲除田间豆科杂草。(4)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病苗,及时防治叶蝉,可减轻病害发生。(5)用土霉素处理接穗,发病期可推迟1个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