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2017-12-13 04:43 作者:李先生  

臭椿 学名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别名棒根皮、凤眼草、樗根皮等。属苦木科落叶乔木。以根皮和果实入药。具燥湿清热、止泻、止血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叶表面褪绿呈黄白色斑驳状,叶背现白色粉层的斑块,进入秋天其上形成颗粒状小圆点,黄白色或黄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即病菌闭囊壳。该菌主要生在叶背,偶尔生在叶面,引致叶片早落。

病原 Phyllactinia ailanthi (Go10v. et Bunk.) Yu称臭椿球针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散生或聚生,黑褐色扁球形,直径多为190一250μm,附属丝针状,顶端尖,基部膨大,宽30—50μm,间或在球状基部以上分枝,最多可分6小枝;闭囊壳外生6—32根附属丝,闭囊壳内含20—30个长椭圆形至卵形子囊;子囊具柄,大小54—10322—39(μm);子囊内含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或矩圆形至椭圆径,大小19.7—39.414.8—24.6(μm)。分主孢子棍棒形,大小51—6918—22(z4m)。臭椿白粉病菌(臭椿球针壳)为害臭椿外,还为害香椿、核桃、杨、板栗等。此外,有报道Uncinula delavayi pet. var. cedrelae (Tai)称香椿钩丝壳,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弹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孢子由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在臭椿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生产上天气温暖干燥有利该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品种;秋季认真清除病落叶、病枝,以减少越冬菌源。(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以低氮多钾肥为宜,提高寄主抗病力。(3)春季子囊孢子飞散时,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波美0.3。石硫合剂、60%防霉宝2号才溶性粉剂8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药用植物玄参斑点病 下一篇:药用植物太子参花叶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