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却并不是农业强国。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呈现的是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在当前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的高效高产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农业物联网的提出以及在部分地区的推广使用,人们对于解决农业当前遇到的问题显得更有信心。可以说,农业物联网是实现精准农业、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实用技术,为农业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设施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各地区都在加紧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道路,那么农业物联网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农业物联网建设主要包括环境、植物信息检测,温室、农业大棚信息检测和标准化生产监控,精准农业中的节水灌溉等应用模式,例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土地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等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有关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和土壤PH值等信息的监测。
农业物联网建设中除了包含环境检测方面外,还包括智能农业控制方面,比如通过实时采集农业大棚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
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加快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为现代农业的高效、精准等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将其应用于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中,有助于实现当地的无公害种植目标,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