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粟墨黑粉病

2017-12-11 10:39 作者:李先生  

简 介

英文名:Milletkernelsmut
异名:谷腥黑穗病
简介:粟墨黑粉病主要在吉林、辽宁、河北和山东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病穗仅有少数籽粒发病,其余籽粒健康。发病谷粒子房被病菌孢子堆毁坏,病菌孢子堆在子房外皮内寄生。在田间,田间孢子堆初为绿色至深绿色,后渐变为墨绿色。孢子堆长圆形至长卵形,大的直径2.5~5mm。孢子堆突出在颖外,很明显,田间近成熟时多数孢子堆从顶端裂开,散出黑色厚垣孢子,并有腥味。发病植株除子房外,其他部位均不表现症状。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狗尾草腥黑粉菌Neovossia setariae (Ling)Yu et Lou,属担子菌亚门。(1)形态:厚垣孢子球形至扁球形,直径21.6~32.4μm,表面有排列均匀的脊状突起体的网状结构。(2)特性:该厚垣孢子须休眠后方可萌发,如用紫外光照射60min或用0.5%二甲基亚矾处理厚垣孢子,休眠期可被打破,萌发率明显提高。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在谷子开花期侵入,破坏子房而发育成黑粉菌的孢子堆,为当年花器发病的非系统性侵发病害。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品种间发病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多不发病。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内谷5号、晋谷25号、鲁谷7号、冀谷11号、晋谷16号、公谷62号、九谷7号等。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增强植株抗病力。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粟条点病 下一篇:粟细菌性条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