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英文名:
异名:
简介:粟假黑斑病在粟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粟、谷子。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谷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叶上病斑长椭圆形,褐色,中间草黄色,背生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多屈曲状,少数直不分枝或少有不规则分枝,孢痕明显,基细胞膨大,具2~8个分隔。在病组织上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4根丛生。分生孢子褐色至淡褐色,形状多样,有梭形、椭圆形、卵形、倒棒状。大小为(13~68)μm×(7~13)μm,具横隔膜1~7个,多为4~5个,隔膜处缢缩,纵隔膜0~3个。分生孢子光滑或具瘤,常3~6个串生。孢痕明显,无喙或喙短,喙长不超过孢子的1/3,大小为(0~20.8)μm×(0~5.2)μm,分隔数0~1个。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残体上,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在侵染。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或长期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参见玉米链格孢菌叶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