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粟细菌性褐斑条斑病

2017-12-11 10:15 作者:李先生  

简 介

英文名:Milletbacterialbrownspot
异名:
简介:粟细菌性褐斑条斑病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

图 例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最初在植株上中部或嫩叶中脉附近发生水浸状条斑,后沿脉向上、下两方伸长,后变为暗绿至绿褐或丁香色,最后呈深褐至黑褐色。有时病部具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或潮湿条件下,叶鞘上产生褐色斑点或条纹,但没有叶片上的明显。如连续遇高温多雨天气,发病品种出现嫩叶枯萎或顶端腐烂,有臭味。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etariae (Okabe) Savalescu。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可在病残株上越冬,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来源。春天经风雨、昆虫或流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皮孔侵入,引起发病。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生长季节高温多湿,植株柔嫩,易于发病。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早拔除。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粟红叶病 下一篇:粟苗枯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