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英文名:Milletbacterialbrownspot
异名:
简介:粟细菌性褐斑条斑病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最初在植株上中部或嫩叶中脉附近发生水浸状条斑,后沿脉向上、下两方伸长,后变为暗绿至绿褐或丁香色,最后呈深褐至黑褐色。有时病部具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或潮湿条件下,叶鞘上产生褐色斑点或条纹,但没有叶片上的明显。如连续遇高温多雨天气,发病品种出现嫩叶枯萎或顶端腐烂,有臭味。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etariae (Okabe) Savalescu。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可在病残株上越冬,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来源。春天经风雨、昆虫或流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皮孔侵入,引起发病。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生长季节高温多湿,植株柔嫩,易于发病。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早拔除。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