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Juteleafblight
异名:
简介:黄麻叶枯病严重发生时,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对产量影响较大。病叶搭附在茎杆上,可诱致茎部发病,引起纤维品质降低,各黄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黄麻苗期至成株期都可发生。(1)叶片。叶片受害,病斑初呈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围有黄晕。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较薄的黑色霉状物,正面的较背面的明显。发病重时,病斑并合成不规则形的大斑,病叶自下而上大量脱落,仅剩顶部少量新叶。(2)茎杆。茎杆发病多为病叶脱落搭附引起。病斑呈不规则形,初呈淡褐色,后渐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可扩展到皮层内以至木质部,使其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也产生黑色霉层。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黄麻生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corchorumWatan.et Hara,属半知菌亚门。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留在麻地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次侵染的来源。以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圆果种黄麻常见发病,长果种黄麻则很少发生。叶枯病属高温性病害,黄麻生长前期很少发生,当气温升到30℃以上后,病害逐渐加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缺乏钾肥和管理粗放的麻地发病都较重。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重病区改种长果种黄麻。病地进行轮作,最好是稻麻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增施钾肥和有机肥,搞好开沟排水。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40%多福混剂800~1 000倍液,或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