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2017-12-10 06:08 作者:李先生  

    稻赤枯病俗称熬苗、坐棵,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明显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直立与茎夹角较小,病株嫩叶颜色暗淡,通常表现为深绿色或暗绿色,病株发病多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但新叶往往保持绿色,进入分蘖盛期症状最为明显,叶片出现碎屑状褐色斑点,以后逐步发展成不规则形,病株生长缓慢,严重的田块远望如同火烧焦状,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以上。  

    一、发病原因:长期过多地偏施氮肥造成土壤磷钾的缺少是导致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植株营养失衡是由根系的吸收受阻引起,发生赤枯病的稻株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机酸或硫化氢的影响,破坏了正常的生理机能,发病植株白根少,多为褐色。  

    二、防治方法:

    1、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适时晒田。结合发病情况每亩可施用"黑白灰"30-50千克,或石膏2.5 -4千克 或石灰5-25千克,缺磷缺钾的可追施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2、施用微肥。每亩施用 1千克 的硫酸锌作底肥效果更佳,也可以用 1千克 硫酸锌作追肥。发病的田块还可用5%的硫酸锌肥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增产效果不明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技术 下一篇:水稻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