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肥也称根外喷肥,是指将无毒、无害、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有机或无机营养液,按一定的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作用。
叶面喷施肥料,简便易行,用肥少,肥效快,增产显著,但由于施用不当,施用效果不佳,甚至走入误区,不仅对生产不利,而且会造成损失。
误区一:误认为在作物的任何生育期都可以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的,这就要求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效果差,达不到目的。一般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喷施效益最大。
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会对作物造成熏害。
误区三:误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叶面喷肥。
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时不宜喷肥,晴天中午烈日当空时忌喷施。
误区四:误认为喷施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叶面喷肥只是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的施用范围内,根据作物生育时期、不同作物的耐肥力、喷施肥料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浓度,一般施用浓度宜低不宜高。
误区五:误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
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长短确定喷施次数。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作物可喷2~3次,两次喷施中间间隔时间应在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如要喷施第二次,间隔时间要拉长一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